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抓住假期尾巴!泉州非遗馆沉浸式体验热度不减

闽南网   2025-10-07 21:07

  闽南网10月7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洪泓塬 文/图)中秋国庆双节即将进入尾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依旧人气“爆棚”,各楼层人流穿梭不息,市民游客抓住假期尾巴,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21

22

提线木偶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

  上午十点,泉州非遗博物馆三楼的展示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精彩的提线木偶演出正在上演,伴随着阵阵锣鼓声,表演者指尖轻捻丝线,木偶在舞台上灵活 “舞动”。

木偶在舞台上灵活 “舞动”

  “这是我第一次看提线木偶,太灵活生动了!”来自安徽合肥的游客郭蓉说。此次是她和同伴周洋首次来泉州,假期里两人打卡了关岳庙、开元寺,还体验了蟳埔簪花,“下午就要返程了,特意赶在离开前过来,不想错过非遗馆。”郭蓉告诉闽南网记者,泉州浓厚的文化气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花灯展馆

  当天上午,木版年画、纸织画等非遗工坊里也挤满了来参观体验的游客。

31

  市民游客体验木版年画

  “纸织画始于隋末唐初,千年以来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制作工艺包含画、裁、织、裱等工序。” 在非遗传承人的介绍中,游客们凑近作品,仔细观察纸织画表面的纹理,不少人还拿出手机,对着作品拍照记录。

32

市民游客仔细观察纸织画制作过程

  “以前只听说过织布,还是第一次见‘织纸’,太神奇了!”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阿姨说道,“这种传统技艺得好好保护,今天带孙子来,就是想让他多了解非遗文化”。

  为充分释放非遗文化活力,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双节期间精心策划非遗展示展演,将南音、刻纸、提线木偶、梨园戏等经典项目搬至游客身边,以“零距离”互动打破传统观赏界限。场馆同步优化服务细节,从引导讲解到体验安排全程贴心保障,力求让每一位市民游客都能深度感受非遗魅力,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频道推荐
  • 2025年央视中秋晚会播出时间几点 附直播平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参与
  • 八部门印发方案 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汽车行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