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执笔时代卷,安溪筑梦绽芳华
——“穗语循光,艺境泽心”农食知行实践队深耕泉州安溪多维赋能
知行合一践初心,青春作笔书担当。日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穗语循光,艺境泽心”农食知行实践队深入泉州安溪县,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以知行合一为帆,以专业素养为楫,聚焦关爱帮扶、红色寻根、非遗传承、社区深耕四大领域精准发力,在八闽热土上书写了一份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的实践答卷。
第一站·明德特校:启智润心绘就童真梦想
明德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实践首站,实践队员以创意为桥、耐心为钥,启智润心。互动环节,实践队员与明德学子手搭肩圆圈游戏传递温情。科学设计的投球与感统训练精准提升感知统合能力;尤克里里与吉他弦动间,音乐旋律流淌。翌日,协作墙绘泼洒童真色彩;户外植物科普引导明德学子亲手悬挂树铭,对话自然万象;心理沙盘环节通过具象化的场景构建,引导明德学子在安全的氛围中表达潜意识情绪,成为此次实践中极具专业性与教育意义的亮点。
第二站·金谷故里:行吟故地体悟峥嵘岁月
追寻红色印记,实践队员走进金谷镇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在溪东村展览馆,村干部生动讲述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的光辉历程,重温泉州首个红色政权建立的壮阔史诗。于革命先驱莫耶故居,实践队员感受到莫耶投身革命的坚定抉择与《延安颂》创作时的热血激荡,每一处陈列的手稿、旧物,都诉说着先辈在动荡岁月中坚守信仰的故事。大家驻足沉思,深刻体悟到莫耶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崇高境界。移步金谷溪岸艺术公园,实践队员实地调研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该地已成为融合文化传播、生态治理、社区共建与乡村美学的示范载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第三站·高甲戏苑:探寻非遗传承千年文脉
聚焦非遗保护传承,实践队员深入安溪高甲戏剧团开展文化调研。剧团艺术家先给实践队员介绍剧团发展历程及经典剧目价值。在化妆服饰工坊,角色头套与华服的技艺解析,展现传统戏曲美学的深厚底蕴;实践队员尝试穿戴戏袍、体验水袖身段程式,亲身感受戏曲装扮的独特魅力。排练厅内,《悟空八戒斗强盗》武戏行云流水,尽显艺术神韵。剧团负责人解读文脉赓续与创新,强调安溪高甲戏作为文化金名片与文旅引擎,对赋能发展、提升软实力作用关键,寄语队员贡献力量擦亮标识、助推振兴。
第四站·小东社区:深耕睦邻共筑代际同心
实践队员在安溪县凤城镇小东社区同步开展“守护银龄,乐享生活”与“社区筑梦舞台,青春实践启航”两项主题活动。“守护银龄”活动:实践队员演绎反诈情景剧强化居民防范意识;开展急救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实践队员肃立聆听在党50年老党员奋斗故事,感悟初心传承;红歌齐声高歌燃动全场,激昂旋律振奋人心。“青春启航”活动:鎏金与非牛顿流体实验点燃科学热情,植物知识竞答妙趣横生,铁观音茶艺融合奶茶品鉴引导青少年感知茶乡特色。
从关爱帮扶、社区服务的暖心实践,到追寻历史根脉、非遗传承的深度探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穗语循光,艺境泽心”农食知行实践队在安溪的沃土上躬身力行,诠释青春担当。此行既为县域注入青春动能,更在服务社会、传承文明、助力振兴的熔炉中淬锋砺刃。知识于乡野拔节,力量在奉献中奔涌。实践队员以青春执笔,以奋斗为墨,守望邻里,耕耘希望,终将滚烫的汗与智,淬作照夜星火,点燃强国征程上不息的青春江河。(陈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