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世遗文保学堂正式开课
人间四月,书香弥漫。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当天,“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世遗文保学堂走进丰泽区第七中心小学,为同学们带来“文保第一课”,开启他们保护世遗的探索之旅。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世遗点吗?”“文物保护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课堂上,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世遗泉州文保志愿队的老师化身“文保引路人”,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将泉州的世遗故事娓娓道来,让枯燥的文保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特色的讲解也让文化遗产传承“活”了起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
课堂不仅干货满满,还有互动游戏,趣味多多。“世遗点里有什么?”老师和学生们现场玩起了“接龙游戏”,同学们踊跃参与,纷纷举手抢答,“洛阳桥。”“天后宫。”……一轮轮的抢答,十分考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静坐在泉州母亲山上千年的老君岩,阅尽了泉州千载海丝路的繁华和沧桑……”课堂最后,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读《老君岩造像:举世罕见的宋代雕刻瑰宝》一文,大家齐声朗读,一点点走近遗产点老君岩造像——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造像。在琅琅书声中,老君千年造像深深印在了少年心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不是只有摆放在博物馆里的才算是文物,也知道应该如何保护生活中不可移动的文物。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更要了解和保护好文化遗产。”学校四年级学生陈立言告诉记者,平时他都是通过书本了解世遗知识,第一次通过这么有趣的方式学习,回家后他要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爸爸妈妈。
此次活动为“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世遗文保学堂的第一站,接下来,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将依托22处世遗点周边学校、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通过展览、讲座、社教、互动体验、文保联盟等方式,探索“世遗+非遗”“文保+N”流动学堂模式,推动科普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事业单位等,让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融入居民生活,进一步激发群众爱世遗爱家乡情结,自觉参与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记者:吴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