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上个世纪50年代的老泉州 看戏如过节追角如追星

2013-01-30 11:35 来源:东南早报 0

20世纪60年代,晋江农村随处可见露天戏台,这种戏台 

20世纪60年代,晋江农村随处可见露天戏台,这种戏台免布景、免布幕。

泉州的“70后”和“80后”,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看戏的场景吗?

记忆里的夏天傍晚,小孩子们总是早早地吃过晚饭,然后三五成群地扛着凳子、拿着手电筒、顶着星星,走在乡间小路上去看戏,一路上大伙欢快地追逐着。等到夜色笼罩大地后,在一阵铿铿锵锵的敲锣打鼓声中,全村老老少少出动看大戏……泉州老摄影家李龙抛拍摄的戏剧类系列照片,生动地记录了泉州戏剧的黄金期。

20世纪80年代

看戏如“过节”

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泉州,有一批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品。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泉州部分村庄戏台甚至田间地头曾天天上演“大戏”,戏迷如潮。至今,不少老戏迷回忆起那段历史仍记忆犹新,称当时茶余饭后不少人哼唱戏剧台词,一段韵味一片欢心,当时看戏如过节般热闹。

泉州曲艺家协会主席尤春成说,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是泉州戏剧最繁荣的两个时期。50年代,政府从民间抢救了梨园戏、木偶戏、南音等稀有剧种,并组建正规的戏剧团体,使泉州戏剧走向城市、农村的大小舞台,成为当时民众重要的文化生活之一。“文革”时,古装戏全部禁演。“四人帮”垮台后,禁锢了十几年的传统戏剧被重新搬上舞台时,一度精神困乏的观众蜂拥而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陈三五娘》恢复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每到一处场场爆满,剧团在工人文化宫连演2个月,还经常加演日场。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暖冬好天气 厝边可以大打扫
下一条:泉州宽带用户合同约定6M实仅4M 联通被指不诚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