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好医生丨王道明:显微修复 指尖上的医术

闽南网   2022-08-05 10:33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8月5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显微修复、断指断肢再植、手指再造,以及手畸形修复等,被称为手外科中最精尖的手术。每每遇到这样的病人,王道明总是比患者的压力还大,他打了个比方,医生如果做了100个成功的手术,哪怕只失败一次,对这位患者来说也是100%的伤害。作为泉州市正骨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他致力于将每一个手术都做到完美,力争让病人不留遗憾。

11

人物名片

  王道明,泉州市正骨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引进高级人才,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继续教育委会常委,中医促会骨伤科分会骨显微分会常委,福建省创伤学会骨关节学组委员等。擅长断指(肢、趾)再植,手指再造,各类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和四肢及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慢性疮面的修复,复杂手足外伤后的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先天性手足部畸形矫正,烧伤后期疤痕挛缩矫形等。

大骨科出身 专注手外科17年

  泉州市正骨医院手外科成立于2000年4月,是泉州地区颇具知名度的专科科室。

  2021年8月,作为科室引进的高级人才,王道明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专注做一件事的平台。

  1995年从江西九江医学院毕业后,王道明便回到家乡晋江,在晋江一家公立医院的骨科工作,一干就是10年。10年扎根骨科,他逐渐拥有自己的患者群体,原以为自己会就这样顺利地在骨科深耕下去,但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20世纪初的晋江,地处沿海手工业发达,工厂众多,几乎每天科室都会接收到从工厂或工地送来的手外伤患者。为了能给这类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服务,医院急需手外科专科医生。

  于是,王道明被“赶鸭子上架”,开始逐渐从骨科转型进入手外科领域,那年,他30岁。他先前往福州接受培训,学习如何缝合断指;2007年,他又到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半年,勤奋好学的他深受老师们的喜爱。2016年,时隔7年他再次回到山东省立医院,老师们都还记得他,这让他感到特别亲切。

  “做显微修复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但是要坚持,坚持下来就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完成一系列的培训和进修后,他开始开展手外科手术。

22

王道明在手术中

  去年,王道明加入泉州市正骨医院,成了科室的技术骨干。手外科在开展手足部疾患治疗的同时,还开展先天畸形、手指缺损的全形再造、多指并指畸形整形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慢性创面修复、糖尿病足等疾病的诊治,并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等疾病。

  此外,科室传承传统中医治疗特色,内服外治,在临床中采用医院自制中成药及中药熏洗、中药换药等各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难愈性创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3月龄宝宝  多指畸形修复完美

  作为泉州地区享有知名度的专科科室,经常有患者慕名而来。几个月前,王道明出诊时就遇到了小齐(化名)母子俩。

  一岁多的小齐自打出生,就让妈妈操碎了心。他左手大拇指畸形,整个大拇指的形状犹如一个小手掌,由多个手指组成。

  小时候,妈妈不喜欢带小齐出门,担心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能走路后,小齐常常吵着闹着要出去。

  经人介绍,小齐妈妈找到了王道明。虽然见过不少多指畸形,王道明说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形状,这一检查,让他更犯愁了。小齐大拇指的骨性结构由三组骨头组成,矫形手术必须要充分考虑骨性结构、软组织结构和手指功能,同时还要预判今后手指的生长发育情况。

  13个月大的孩子,手术麻醉的难度非常大,手术前需至少做好两套预案,手术中要精准研判可用的骨头,剔除无用的骨头,再进行拼接。历经3个多小时的手术,小齐的畸形拇指终于被修复成一个单指的形状,手掌的外观也基本恢复。

  王道明说,对先天手指畸形的孩子来说,最好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手术矫正畸形,最晚也要在上学前做完,避免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因被围观、议论,产生自卑、内向、沉默和不自信等消极心理。小齐这次手术后,可以等到10岁以后,再进行手指的美学修复。

长达23个小时的手术 他尽心尽力

  手外科的手术,力求尽善尽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医生涯中,王道明曾收治这样一位女患者,她在工厂干活时,四个手指被机器压碎。

  出事后,她用干净的毛巾将手指包起来,再放了些冰块,一起带到医院。断指保存方法得当,就医及时,这对提升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都大有帮助。

  这个手术耗时23个小时,是他从医以来历时最长的一台手术。差不多是一整天的时间,王道明认为,病人既然来了,她信任你,你就要坚持下来,把手术做好。

  一般来说,在手术期间,他不会吃饭,最多是喝点水,实在感到饿了才吃点蔬菜和水果,尽量不吃甜食,避免犯困。“往往,我们在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并不会感到饿或者困,越是把精神集中,手术就会做得越精准,越快。”王道明说,这个手术的难度在于一个手指断成3截,要保证所有的血管、神经都吻合通畅,手术后才能恢复原有的功能,有时候断面看上去是缝合好了,但如果恢复不了原有的功能,也不是一个成功的手术。所以,所有的缝合都需要慢工出细活。

  长时间的手术,对医生来说最难的就是保持足够的耐心,只有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态,才能把手术漂亮地做下来。

  “做完手术,我整个人就垮了,完全放松的一种状态,那时候才感觉到累。”王道明非常享受这个时刻,这位患者是一个刚订婚的年轻姑娘,他想,如果这四个手指没了,可能连婚都结不成。

病人对他寄予厚望 他比病人压力更大

  那些慕名而来的患者,往往对他寄予厚望,这也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

  一位22岁的姑娘,因幼时的一次意外,拇指少一节,从小她就特别自卑,不敢把手伸出来,担心有人嘲笑她。手术中,王道明从女孩的脚趾上,取下了指甲移植到再造的末节拇指上,完成再造后的拇指,尽管看上去比正常的拇指短了一点点,但却看不出手术的痕迹。

  另一位二十多的年轻小伙子,也是因意外拇指少了末节。起初王道明的建议是,定制个硅胶拇指,性价比更高。但小伙子坚决要做“和正常人一样拇指”,最终他如愿以偿。

  还有一位50多岁的大叔,年轻时打工受伤,手指骨折后没有及时进行诊治,导致神经受损,影响了手掌皮肤的伸缩。右手大拇指、食指和小指是僵硬的,基本上失去运动功能。王道明为其手术后,大叔手指的运动功能基本得到了恢复。

33

王道明在为患者做手术

  “做什么事都要靠这双手,特别是这么多年来,我的很多病人都是底层的打工人,看得出来他们为生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艰辛。对他们来说,如果丧失劳动力,今后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每每遇到这样的病人,王道明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他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些精力,专注地把每一台手外科手术做漂亮。

  为了能在工作常年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他平时常常骑自行车上下班,晋江、泉州两城往返。“做手术本身需要耐心,身体素质也要扛得住,骑自行车一来是锻炼专注力,二来是训练自己‘再坚持一下’的信心。”王道明很自律,他认为这也是作为一名医生该有的基本素养。

  起初他一周2次门诊,后来与病人聊天得知不少人是请假来看病的。为了方便大家就诊,他特意在周六追加了半天的门诊时间。

  从医27年,他要求自己要坚持写论文和做科研。写论文既是对工作的总结,也是对知识的升华,同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还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这个过程中还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做科研也是,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分析,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哪些做得好,哪些还有待改进和突破,只有不断地对自己复盘,才能持续提高。”王道明说,他学习时老师曾说,医生是天然的科学家,要用所学去创新创造,他正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受访者供图)

频道推荐
  • 董事长称被开除员工涉嫌学历造假 被开除当
  • 章泽天登胡润财富榜:净资产600亿 清华与浙
  • 全球最大级集装箱船出海试航 最大载货量241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