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萍:从海边嫁到山城的妇科微创专家

闽南网   2021-12-15 11:22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12月15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上个世纪90年代,从宁德霞浦到泉州安溪,坐一趟大巴车,需要花上整整两天时间。当年仅有24岁的孙萍萍,带着对晕车的恐惧,搭车离开了家乡,从靠海的渔村来到临山的县城,成了安溪县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

  被工作填满的26载春秋里,孙萍萍在摸索中不断沉淀,把妇科微创手术引入安溪,为茶乡的女性同胞持续提供帮助,填补了县医院妇科微创手术的空白。这位妇科微创专家外表柔弱,对病人说话轻声细语,深得大家信赖。要知道,她为了拉近与病人的距离,还下了一番苦功,学会了说闽南话。

11

孙萍萍(左二)带领医师团队查房

人物名片

  孙萍萍,副主任医师,现任安溪县医院妇科主任,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 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第五层次高层次人才,荣获“泉州市先进工作者”“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师”“ 安溪县卫生、计生先进个人”等称号 。

从小立志学医 为爱情来到安溪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医学界的这句调侃,实实在在道出了妇产科医生的艰辛。同行眼中的这份“辛苦”工作,孙萍萍已经坚守了28年。

  从医,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1971年,孙萍萍出生在宁德霞浦一渔民家庭。亲历了农村的缺医少药,加上母亲身体不好,孙萍萍颇有“侠义”之风,想学医帮助更多人。逐梦路上,孙萍萍付出了很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

  1988年,孙萍萍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福建医科大学(原福建医学院)医学系,开始了学医之旅。大学毕业后,孙萍萍被分配回家乡县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工作期间,孙萍萍成为“安溪媳妇”,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1995年,她跟随老公来到安溪,加入安溪县医院妇产科。参加工作28载,她留给安溪的时间长达26年。 

历经多种险象 挽救很多生命

  时间回拨到20多年前的乡村,孕产期的相关保健没有普及,产妇们生孩子主要依靠接生员。送到医院来的,都是一些在分娩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以急、凶、险的危重病人为主,孙萍萍所在的妇产科就是与这些命悬一线的产妇打交道,既要做到随叫随到,还要随时准备“战斗”。

  2015年除夕夜,当大家都沐浴在团圆的氛围时,医院急诊来了一位女子,其因宫外孕腹腔内出血刺激胃肠道导致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时,该名女子的情况已十分危急。接到通知的孙萍萍,迅速赶到医院,投入救治中。手术、止血、输血……在一系列专业的操作后,女子转危为安。

  在大众的印象中,做手术的病人都是躺平的。孙萍萍曾经给半卧位的女子做过手术,该名女子因宫外孕出血性休克,还有一堆基础病,伴有心衰,情况非常特殊,手术难度不小。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因接生员按压太过用力,出现了少见的“子宫内翻”……这些情况特殊的病人,都在孙萍萍的妙手下,逐步恢复健康。

  除了医院,孙萍萍还经常要跟同事去长卿镇(原长坑乡)、龙涓乡等地抢救病人,蜿蜒的山路经常把她绕晕。可是一旦到达目的地,她总能克服身体不适,参加到抢救中来。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孙萍萍在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2

孙萍萍(右二)带领妇科团队在做微创手术

学闽南话学技术 填补医院技术空白

  在安溪的第26个年头,孙萍萍从一句都听不懂,到现在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回望20多年前的安溪,普通话并不普及,大街上也鲜有人说。偶尔听到几句蹦出来的普通话,大家都会说对方是外地人。

  顶着“外地人”的头衔,孙萍萍开始给病人看病。她不会说闽南语,病人们不太会说普通话,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病人。沟通不畅,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清楚知道病人的真实情况,孙萍萍学起了33

孙萍萍(中)在门诊给病人看病

  孙萍萍曾多次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修学习,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安溪县妇科微创手术的空白。

  1997年,她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进修学习,在省、市上级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加大网膜切除等手术。

  2018年,她带队组团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修学习微创技术,学成回院后大力开展腹腔镜诊疗技术,在宫腔镜手术方面大力开展宫腔镜检查,宫腔镜辅助取环、妊娠残留物清除、阴道异物取出、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等以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等等。

44

孙萍萍带领团队做了很多新尝试

“不合格”的妈妈 是团队的“靠山”

  孙萍萍和爱人林才玉都是安溪县医院的医生,两人在工作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和时间。选择了工作,就注定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每每同事们说起接送孩子上下学,孙萍萍的脑海里都没有太多的记忆。关于儿子的成长,她参与得不多,印象最深的是:儿子固定放在餐桌上的牛奶和面包、宿舍门前的水泥坡磨破了他好几条裤子。

  儿子四五岁时,有次丈夫去进修,孙萍萍半夜接到急诊手术的电话,只能把熟睡的儿子独自留在家里。离开时,她把家里的灯关了。第二天回家,孙萍萍推开家门,发现儿子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用棉被把自己从头裹到脚,憋得满头大汗。那一刻,孙萍萍觉得非常内疚。

  在家庭生活中,孙萍萍自认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在科室工作中,同事们都把她当成“靠山”。2010年,安溪县医院妇产科分科后,孙萍萍担任妇科主任,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继续为病人服务。

  “孙主任是县医院的妇科带头人,多年来,她带领团队做了很多新尝试,帮助科室实现了从无到有,付出了很多。”科室护士长吴敏婷称赞,孙主任很善良、责任心也很强,会为病人着想,是实干的技术型人才,有魄力有胆量。

  多年来,孙萍萍的电话24小时待命开机,年轻的医生值班遇到疑难,第一个就会想到向她咨询。听到孙萍萍的建议,大家仿佛吃下一颗定心丸。随着团队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病情较重的病人也不用转院折腾。

  坚守岗位多年,孙萍萍的心愿是,帮病人治好病、减轻痛苦、减少治病的花费。(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左手历史,右手美食!在泉州这里吃顿饭,竟
  • 德化杨梅:以立体农业打通共同富裕新路子
  • 泉州:8岁女童反复腹痛 竟要定期输血维持生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