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故居重修展厅用上“黑科技” 全方位展示李贽生平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21-10-08 11:25

  昨日,记者获悉,坐落于泉州古城的福建省级文保单位——李贽故居,经过前期修缮及布展,国庆期间正式开门迎客,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

63dc6eee-b9a2-46b2-93c9-235f102ca147.jpg.1

  游客使用互动设备

  传统工艺修缮延续历史风貌

  李贽故居位于万寿路123号,与天后宫、德济门遗址等世界遗产点毗邻。它始建于1421年,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原为一座两进三开间的闽南传统民房建筑,现由前落通道、天井、正厅及后落庭院组成。

  近年来,由于泉州多雨天气,受风雨侵蚀和白蚁蛀蚀影响,建筑的木构件糟朽严重,出现屋顶漏水、墙壁脱落等问题。3月20日开始,李贽故居修缮提升工程启动。“修缮前对故居进行全面勘察,尽可能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鲤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修缮,包括屋顶整修、木构件修复和更换、墙壁粉刷等,尽可能保存和延续其历史风貌。

  全面升级展厅提升互动性、趣味性

  记者了解到,针对原有展厅的资料老旧等,鲤城区对展厅进行全面升级,新的展厅采用立体成像、LED展示屏等新技术,全方位展示李贽生平。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在大厅内的一个玻璃橱窗里,“李贽”正神采飞扬地诵读他的经典作品《童心说》。这位“李贽”很特别,因为他是依靠全息投影技术生成的。“看书或者查阅资料的方式,很难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古人的风采,通过全息投影,让李贽‘活’起来,让人们更具象地了解他。”鲤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说。

  而在大厅两侧分别新增“双屏联动”设备和互动屏。游客可通过互动设备任意点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更全面了解和认识李贽,目前设备资料库内容囊括李贽的诗词、文章、著作等,接下来互动屏内容还将丰富和提升。

  记者注意到,故居内还安装了感应式集音罩,只要有游客经过或者停留,它可在0.5秒的时间内感应并自动播放解说词。

  目前,李贽故居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除特殊情况外,节假日、周末正常开放。(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顾路田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晋南片区城乡供水一体
  • “分娩镇痛”纳入医保 产妇可获近千元补助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