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升整治中心城区有问题窨井盖 不达标限时整改并通报
即日起,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在中心城区范围开展井盖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对道路窨井盖专项排查整治,治理存在质量缺陷、与路面有高差、有噪音声响的井盖,推广井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建立健全城区道路窨井盖管理长效机制等,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出行、生活安全。
整治提升分三段 不达标限时整改并通报
整治行动范围包括,鲤城、丰泽、泉州开发区全境,洛江区(万安、双阳街道全境)、泉港区建成区。整治内容为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供水、污水、雨水、燃气、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交通信号等各类地下管线窨井盖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提升,突出“重要区域、重点路段”,由主、次干道向城市支路、背街小巷等其他路段延伸。
即日起至9月30日,要求各管线产权单位开展自查,道路范围内无物业的小区井盖由属地街道办事处负责兜底,所属道路管养部门负责监督;10月1日至11月30日,要求各管线产权单位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对井盖进行整治提升;12月1日—12月31日,市、区两级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将分别对道路井盖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将联合有关部门进行抽查,对整治不达标的限时整改并通报。
每个井盖设标识牌 明确修复时限
记者获悉,此次整治,将促进进一步完善井盖标识牌,以便快速识别问题井盖的责任单位。要求各井盖管养单位必须设置井盖标识牌,在井盖周边统一设置,包括井盖类别、编号和报修电话。规定了井盖的维护责任范围。其窨井设施及其周围路面1.5米×1.5米范围内的路面由窨井管养单位一并负责管理。
进一步明确了修复时限,当发现井盖缺失、移位时,应立即派人现场设置警示或防护设施,并在2小时内复位或补齐井盖;当发现存在井盖破损、井盖变形、井盖移位等影响通行安全时,应当立即设置警示防护设施,24小时内完成修复;因作业条件限制无法在24小时内完成的,应当在3天内完成更换、补缺或者修复。若无法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人的,由道路管养部门负责应急处置。
施工作业时需提交占道申请
此外,窨井权属单位或窨井设施维护管理单位在窨井设施建设、维护或作业过程中,需提交占道申请,并在施工区域醒目位置设置告示牌。
针对在检查井建设、维护或作业过程中存在违章作业、未按规范标准施工、未及时抢修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占用盲道设施等情况制订相应的通报、约谈、惩处措施。未经审批擅自设置,或未按规范要求建设、维护窨井设施导致道路存在安全隐患的,采取强制手段封存井口,并进行行政处罚。
此外,泉州将进一步推广智能化管理,创新井盖安全管理模式,结合新区建设、老旧片区改造,逐步实现井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升井盖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海都记者 柳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