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泉州外贸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 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增长近两倍

泉州晚报   2021-03-26 17:18

  泉州外贸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持续优化结构,加快动力转换,今年1—2月外贸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2021年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372.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4.8%,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2.6、7.1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及出口增速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中均居首位。

  泉州外贸能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除了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继续稳步增长外,还得益于新业态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和跨境电商的抢眼表现,其中两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181.8%。

  前2月民企出口增长近一倍

  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泉州外贸出口已出现恢复性大幅增长势头,1—2月出口299.1亿元,增长70.9%,出口规模和同期增速创近年来新高。

  从贸易伙伴来看,1—2月泉州市与前三名贸易伙伴东盟、美国、欧盟(不含英国)外贸进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其中对东盟国家进出口87.7亿元,增长84.7%,占比为23.5%,其中出口增长91.0%、进口增长17.9%;对美国进出口47.8亿元,增长83.2%;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44.1亿元,增长35.9%。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以爱拼敢赢的劲头跑出了自己的速度,前2月出口增长近一倍。1—2月泉州外贸民营企业占比、出口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其中民营企业共出口254.2亿元,同比增长97.5%,占比提升至85.0%。同期,外资企业出口同比增长2.7%。

  1—2月泉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7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3%,占出口总值的57.4%,比2019年同期增长33.7%,成为拉动泉州出口规模创新高的主要动能。其中纺织、鞋类、家具、塑料制品则保持大幅增长,达54.6%、44.1%、119.1%、87.9%;另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7.1%,占比提升4.0个百分点至18.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0%,出口质量稳步提升。进口商品以原油为主,1—2月,原油进口40.7亿元,约占进口总值的55.2%。

  市场采购等新业态亮点多

  从贸易方式看,1—2月泉州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263.0亿元,同比增长25.9%,占总值70.5%。此外,市场采购继续成为出口主要增长因素,跨境电商成为推动泉州外贸出口增长新亮点,跨境电商出口呈现大倍速增长。

  石狮服装城和晋江鞋纺城两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总值达65.0亿元,增长181.8%。

  “国际产能还没完全恢复,但我国的供应链已经基本稳定了,国外客户会更倾向于向中国企业下单。”福建融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蔡辉勇告诉记者,农历春节前一个月,公司业务尤为火爆。福建融港是最早入驻石狮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企业之一,由于市场采购方式本身的便利性,企业出口效率大大提高。去年,该公司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超9000万美元。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正着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外贸实现“开门红”是个好的开端,要持续优化外贸结构,有序转换外贸增长动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吴明霓 黄忠族 吴丽绵)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鼎峰科创服务中心试运营 永春打造一站式惠
  • ​文创赋能中医药 永春作品省赛出圈
  • 雷峰镇:绿野生金 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