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个月 泉州出重拳整治渣土车
闽南网10月26日讯(闽南网记者 曾小琴)即日起至明年3月15日,泉州将开展为期5个月的渣土车专项整治,并出台《关于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渣土车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泉州市渣土办相关人员介绍,这次专项整治,意在找出渣土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追根溯源,强化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强化渣土车运输的安全。
每月,泉州市渣土车将联合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不少于一次异地交叉执法统一行动,并建立渣土运输管理考评制度。
市民如遇渣土车不按规范上路,可拨打泉州市渣土办举报电话:0595-28986081。
未消除安全隐患 禁止上路
据悉,目前泉州全市涉及渣土运输的建设工地92个,已安装11个称重设备,全部安装抓拍系统;涉及渣土运输的水利项目6个,搅拌站75个,石料矿山16个,已全部安装称重和抓拍系统。
方案提出,12月30日前,矿山、水泥厂、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场、在建工地等渣土运输装载车的业主单位,要使用称重设备和车辆视频抓拍系统,并接入全市工程运输车辆安全管控平台,建立并落实货运车辆装载、计量、放行、责任追究等制度,杜绝非法改变、“两违”渣土车入场作业、超载超限等违法违规行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督促,对安全生产规定不落实的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采取约谈、责令整改、责令停产停业、实施行政处罚等措施,督促业主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相关职能部门每季度将查验辖区在册渣土车外观,并做好记录。对自私改变栏板高度、改变密闭装置或装置破损、反光材料破损或脱落、轮胎和灯光等安全机件不符合要求,未安装右侧视觉盲区视频监控,以及红外线雷达报警装置或预警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的,各地公安交警要联合交通运输部门,责令企业限时整改,未消除安全隐患的机动车,禁止上路行驶。
不适岗驾驶人将被及时清理
矿山、水泥厂、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场、在建工地等渣土装载源头单位周边道路,将被列为重点整治区域。各地渣土办每月牵头组织不少于2次联合统一行动,严查超速、超载超限、闯红灯、非法改装、“两非”渣土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处的“两非”渣土车要严格落实联罚联放和“一超四罚”工作措施,并源头追溯,将违法违规行为抄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下月30日前,泉州市渣土办将牵头组织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渣土车驾驶人平台资格证制度,严把驾驶人背景核查、岗前培训、资格证注册、日常安全教育和在岗驾驶员继续教育等环节,及时清理不适岗驾驶人,以进一步提升驾驶人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渣土车管理滞后 相关单位将被通报约谈
据悉,泉州将建立市级安全生产失信“关注对象”和“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强化联合惩戒制度。各地渣土办及成员单位要采取通报曝光、诚信约谈、重点监管、暂停办理相关渣土业务等联合惩戒措施。
渣土车涉及亡人交通事故,一律由市安办挂牌督办,造成一次死亡2人及以上交通事故的视情节成立由安办牵头,渣土办、道安办 、效能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责任倒查。
方案提出,对渣土车管理工作滞后、交通乱象突出的县(市、区,含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要采取通报、约谈、加密异地交叉执法频次等方式,强力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