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沉默 勇敢向家暴说不! 有女子产后三个月遭丈夫拳打脚踢

东南早报   2019-12-19 10:25

  12月4日,曾对妻子实施家暴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道歉长文;此事发生不久,一名仿妆博主在网上曝光了一段在电梯内被男友拖行施暴的视频监控,并称一年内多次遭到男友家暴。接连发生的事件,再次引起公众对家暴这一问题的广泛讨论。

  石狮市妇联联合多个部门开展反家暴主题活动 (妇联供图)

  近日,记者从泉州市妇联获悉,今年各妇女援助中心接诉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数量占婚姻家庭类的1/3,家暴受害者不只是女性,也有少数男性,家暴形式也不再停留于肉体上的殴打摧残,还包括精神上的冷暴力、限制人身自由等。

  面对家暴,受害者该如何自救?在遏制家庭暴力方面,相关部门又有哪些具体举措?记者进行了采访。

讲遭遇

  生完宝宝三个月 遭丈夫拳打脚踢

  “从来没想过,电视剧里的情节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今年28岁的张岚(化名)回想起去年以来,丈夫对她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不禁潸然泪下。

  2018年年初,在市区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张岚通过相亲,认识了家境富裕的丈夫。“他的外貌挺好,我各方面比较普通,当时窃喜能遇到这么好的男生,认识3个月就谈婚论嫁。”张岚回忆,婚后不久,她怀孕了。老公劝她在家休养,怀孕6个月时,她就辞职回家做起全职太太。

  渐渐地,张岚感觉丈夫的态度变了,“最开始还会给一些零花钱,后来就不再主动给了,跟他说话也经常不理不睬,家务做得不够好还要被骂。”张岚说,本以为生下孩子,两个人关系能有所改善,没想到更过分的事情发生了。今年9月的一天,当时宝宝才3个多月,丈夫难得带她外出,晚饭吃了一半,保姆打来电话称宝宝哭闹了半个多小时,怎么哄也不行,两个人着急往家赶。路上,因丈夫不断发牢骚,两人吵了起来。“他突然把车停到僻静的小路上,把我从车上拽下来,抓着我的头发拳打脚踢。”

  “手脚、背部火辣辣的疼,我坐在地上哭了很久,后来他情绪平稳下来,才跟我道歉。”张岚说,当时不是没想过离婚,但孩子还那么小,离婚了孩子怎么办?“父母都在外省,在亲友眼中我嫁了好人家,当时连跟谁诉苦都不知道,最终我妥协了。”

  被殴打后的2个多月,张岚夜里常睡不好,而丈夫没有再提起打人的事,也没再道过歉。

  每次发生矛盾丈夫都会冷暴力

  今年30岁的曾梅(化名)与丈夫结婚5年,起初他们感情很好,但随着孩子出生,鸡毛蒜皮的琐事增多,两个人的争吵也多了起来。让她心寒的是,最近两年,每一次发生矛盾,丈夫都采取不沟通、不解决的态度,实施冷暴力。

  “每次吵架后,他都是连续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微信不回电话也不接,回家后也把我当‘透明人’。更过分的是,他连我爸妈的电话也不接。”曾梅郁闷地说,每次都是她主动示好,两人才重归于好。为此,她长期陷入情绪低谷,还出现失眠、无食欲等症状。

  泉港区界山镇妇联举行宣传活动,向农村妇女普及预防家暴的知识。(妇联供图)

  多次遭遇家暴申请法院保护令

  泉港的王女士与丈夫结婚多年,日常生活中,丈夫经常无故殴打她。今年9月份,丈夫对她进行殴打,导致其一颗牙齿掉落且多处部位挫伤。

  不堪忍受家暴的王女士随后向泉港法院书面递交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并提供了公安机关的受案登记表、询问笔录、医院病历材料等证据。承办法官认真审查材料、了解案情后,认为她的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于案件受理次日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自裁定作出之日起禁止被申请人陈某对申请人王女士实施家庭暴力。

懂求助

  当遭遇家暴时,受害者该如何向外界求助,阻止施暴者再次施暴呢?

  向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求助

  市妇联权益部陈部长表示,从近年来妇联系统的接诉件看,家庭暴力投诉占1/3。她介绍,当女性遭到家暴后,可拨打12338热线求助,工作人员会指导她如何进行自救。遭遇家暴的初期,可先到当地妇联、居村委会、司法所寻求调解。如果需要寻求法律援助,也可以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同时,全市有13个妇女援助中心,覆盖所有县(市、区),服务内容包括调解家庭矛盾、心理咨询、妇女救助、反家暴维权等援助项目。如位于中心市区刺桐路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妇女援助中心,每周根据时间安排心理咨询师、律师、公检法系统工作人员等提供服务,市民可提前拨打12338咨询、预约。

  拨打110报警并保留证据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有关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据悉,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委会、村委会。居委会、村委会、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到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暴力行为包括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经常性谩骂、恐吓等身体、精神侵害。今年1月—11月,全市两级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9份,其中仅德化法院就发出13份。

  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据介绍,申请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若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的,可由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村委会、救助管理机构代为申请。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介绍,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提起家事纠纷诉讼之前或者诉讼过程中均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认为受害人的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的,将裁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采取下列措施:(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被申请人违反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给予训诫,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学识别

  那么,“家庭暴力”都有哪几种类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连丽双介绍,殴打、冷暴力、精神暴力等都属于暴力。旅美临床心理学家黄维仁博士将家庭暴力类型分为3种具体表现,分别为普通型、恶犬型、眼镜蛇型。其中,“普通型”为偶尔脾气失控,会拉扯、大吼、打耳光,情况不算太严重,而恶犬型和眼镜蛇型则严重得多。

  恶犬型:嫉妒心占有欲强

  “恶犬型”的施暴者像极凶恶的狗,绝不松口,直到对方受不了为止。他们总是怪罪对方,却看不见自己的缺点,总以为自己才是受害者。他们的嫉妒心、占有欲很强,外表很强势,内心却没有安全感。他们很依赖妻子,生怕被抛弃,所以采用高压的方式遮掩心理上的软弱。恶犬型施暴者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大男人主义,他们认为男人天生就应该受人服侍,滥用权利和使用各种方法使妻子顺服,为了自己的好处不择手段逼迫,使妻子苦不堪言。

  眼镜蛇型:冷酷无情出手狠

  “眼镜蛇型”的施暴者很会控制自己,善于冷静观望,能看透别人的心思,时机成熟时就用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打击对方。他们崇尚暴力与权威、喜爱刺激与掌控,常把妻子当作囊中玩物。他们极度自信,若受挫于人必加倍讨回。他们善于操纵别人,有时甚至鼓励妻子外遇,然后以暴力折磨、控制妻子。他们目光犀利,说起话来总是皮笑肉不笑的,非常冷酷无情。

  最可怕的是,他们殴打妻子的时候,不但不像一般人会脸红脖子粗,心跳和血压反而会降低,在心理、生理上更趋稳定,表示他正准备有效地达到目标。恶犬型欺善怕恶,敢打妻子却怕外人,但眼镜蛇型不仅会伤害妻子,也会伤害身旁的人。

找原因

  当媒体上出现某个家暴事件后,常能看到有人对受害者评头论足:“谁让她自己不分手/不离婚?”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因素限制着受害者脱离施暴者。

  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精神控制

  “施暴者在精神上操纵着受害者。”连丽双说,比如不断放大对方的错误来责备对方,让受害者觉得被打是自己的错;施暴者还会洗脑称“打你是为你好”,威胁称“反抗会让你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威胁称会伤害孩子、受害者父母等。

  长期被精神控制后,受害者很可能会产生不自信或者低自尊的感受,甚至相信施暴者是对的,被虐待就是自己的错,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恐惧更多的受害”也是常见的无法离开施虐者的原因,如担心施虐者真的会去单位闹事、伤害自己的父母等。

  受害者无经济来源依赖施暴者

  现实中,家庭暴力的存在有着系统性的原因,连丽双分析,除了施暴者的控制,背后还有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关系。比如说,受害者没有经济来源,操持家庭、养育孩子需要依赖另一方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往往难以“直起腰杆”,一旦离开对方,自己也无处安身,难以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亲友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介入

  “有的受害者想要反抗、脱离时,却得不到亲人的支持。”连丽双说,有的长辈思想观念传统,认为“为了孩子忍一忍”“家丑不可外扬”等,不愿接收“逃回家”的女儿,或劝服女儿回夫家。朋友、邻居又认为自己是“外人”,不少基层工作人员也抱着“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想法,不愿介入、阻止。

  当受害者长期在家信息闭塞,不知道社会求助方式,或是智力障碍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家人、朋友、邻居又觉得这是“家务事”不爱插手时,受害者就会陷于孤立无援的情况。

  社会对“冷暴力”关注度仍不足

  与“热暴力”相对应的“冷暴力”,是一种以冷落、漠视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虐待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漠不关心对方、没有语言和情感的沟通或是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劳动。

  连丽双表示,家庭“冷暴力”是对受害者精神上的摧残,其伤害度不亚于显性的“热暴力”,许多受害者长期处在痛苦的煎熬中。但是,由于存在认定难度等问题,目前法律尚未明确地对家庭“冷暴力”加以规定,社会上对此方面的重视仍不足。在此情况下,受害者更难以获得帮助。

给建议

  家暴现象屡禁不止,如何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权益,阻止家暴行为的发生,专业人士和市民给出了建议。

  树立“零暴力”观念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陈部长说,夫妻双方树立家庭“零暴力”的观念很重要,而且对冷暴力的重视度也要提高。为了让更多市民认识家暴,了解家暴危害,重视家暴问题,各地妇联常常联合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多个部门,深入村庄、社区、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反家暴主题宣传活动。市妇联还制作反家暴动漫视频和抖音短视频等,创新宣传方式。

  “相关部门还可以到偏远的农村等地区开展普法宣传,让更多人知晓,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市民郭女士建议。

  增强法律法规执行力

  “虽然《反家庭暴力法》已施行3年多,但一些法律条文在执行上存在难度。”长期从事基层调解工作的吴先生建议,应更加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增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今年9月下旬,陕西省司法厅会同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召开《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修改稿)》立法听证会,其中就实施家庭暴力的不良信用记录、家暴的定义等方面进行听证。

  “实施家庭暴力受到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加害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建议作为不良信息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市民梁先生表示,应该让施暴者意识到,实施家庭暴力的代价极高,增加其施暴的心理成本。

主动向受害者伸出援手

  “在长期的虐待中,受害者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包括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连丽双表示,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两次就能有深刻的改变。她希望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能坚持下去。对于无能力自救的受害者,她也呼吁亲人、朋友、邻居在发现家暴行为后,能及时对受害者伸出援手,或是干预施暴者的行为,或是向相关部门求助。(记者 王丽虹 陈灵)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