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病患一天要价200元 只是经过病房看了你一眼

泉州网   2019-12-10 09:41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批批经过正规培训的持证护理员给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还有一些打“游击战”的“黑护工”也长期出没于泉州各医院。这些“黑护工”缺少专业护理知识,明里暗里和正规护工“抢地盘”,资质参差不齐,定价不一,有的因护理不到位导致患者出意外却直接一走了之。

起底黑护工

  护工,是社会上对医疗护理员的俗称。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二孩政策的推进,护理需求迅速增长,护工群体也成为“香饽饽”。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批批经过正规培训的持证护理员给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还有一些打“游击战”的“黑护工”也长期出没于泉州各医院。这些“黑护工”缺少专业护理知识,明里暗里和正规护工“抢地盘”,资质参差不齐,定价不一,有的因护理不到位导致患者出意外却直接一走了之。

  对此,相关部门和医院多措并举加强对护工的管理,通过免费培训提升护工综合技能。今年,国家卫健委发文《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泉州也在跟进落实,让泉州护工行业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升社会对护工行业的认可度,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群体从事护理行业。

护理病患一天要价200元 只是经过病房看了你一眼

各家公立医院会不定期给在院护工做免费培训

  近日,记者走访泉州数家医院调查护工现状发现,在患者住院时,很多家属有请护工的需求。有的请到正规持证护工,服务质量较有保障,遇纠纷也有护理公司和医院出面协调;而有的或被忽悠或图便宜,口头雇佣了不正规的“黑护工”,一旦出问题,家属就只能“哑巴吃黄连”,麻烦不断。患者和家属不放心,医院也无法安心。

几个事例

●“黑护工”

护工一天要价200元 就只“经过看了一眼”

  “说是护工公司,但从头到尾没看到雇佣合同,一人说一个价,只能当花钱买教训了。”市民黄女士郁闷地说。上个月中旬,她的母亲因为水肿被送到晋江龙湖一家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有心衰等问题,需要住院治疗。黄女士每日陪护母亲到晚上10点多,母亲不想让黄女士太劳累,就询问身边人是否有护工可请。

  没多久,有一男一女两名护工找来。“他们自称是护工公司的,我妈看他们穿着一样的‘制服’,觉得还算正规。”黄女士说,其中一名叫小李的护工留下来,跟母亲谈好价格,陪护24小时200元。

  第二天,黄女士早上8点就到医院,却没看到护工,直到中午12点,小李就过来看了两三次,也没做什么。一直到下午,小李又带来一个自称王姐的护工,说自己要调去晋江青阳,让王姐接替她,而王姐也是不定时来病房看一眼就走。

  没多久,王姐又说小李谈好的“200元一天”是一个护工同时照顾几个病人的价格,如果“一对一”要280元。当天晚上,另一名护工又告知黄女士,王姐不做了,让她支付200元。黄女士提出异议,要联系“公司老板”。“老板”称小李和王姐是自己乱定价,临时调了一名护工过来,但对方怨言颇多,没有用心照顾患者。

  第三天下午,“老板”来病房说陪护费用不是按一天24小时算的,就算做半小时,也要算一天的钱,一天按230元收费。黄女士很无语,想直接结清费用,对方称从16日晚上10点到18日早上7点30半,算3天费用690元。“也就是经过病房时看了一眼,却拿着全天陪护费用。”黄女士气愤地说,在把钱算给对方后,她只好自己请假在医院陪护。

没经验让患者摔倒流血 当下逃离隔天还来讨钱

  相比黄女士,49岁的陈阿姨不久前也遇到了让她糟心的护工。

  前不久,陈阿姨不慎摔倒腰椎受伤严重,被家人紧急送往市区一家公立医院救治,手术后她需要在病房做进一步治疗。因伤势较重,陈阿姨暂时无法自理,陪护她的儿子又要上班,两人就商量着请护工。

  有一位医院保洁工主动给陈阿姨介绍说,自己有一位亲戚在做护工。“她说那个护工经验丰富,照顾过很多病人。”陈阿姨说,当时隔壁床的患者建议到医院的护工服务站雇正规护工,但陈阿姨的儿子被保洁工“游说”后,觉得请“黑护工”更便宜,就雇了保洁工介绍来的护工阿姨。

  2个小时后,陈阿姨需要去做检查。因陈阿姨体重有160多斤,需要有人配合将她抱上轮椅。如果是学过专业技能的护理员,移动骨伤患者会格外注意,避免二次受伤。但这个护工阿姨显然没这方面经验,竟失手让陈阿姨重重摔在地上。陈阿姨刚做完手术的伤口缝合处裂开,鲜血直流。而这个护工阿姨看着在地上疼得直喊的陈阿姨,吓得直接偷偷离开。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护工阿姨过来说,怎么说也照顾了陈阿姨2个多小时,要给100元报酬。陈阿姨与她起了争执,儿子见母亲情绪激动,担心加重母亲伤情,无奈付钱了事。

●正规护工

不定期接受培训 突发情况能应对

  今年46岁的河南人刘运国,在泉州的医疗护理员队伍里算是“年轻人”,有着6年的陪护经验。入职之初他就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上海、苏州等地医院都有做过。去年,刘师傅受雇于一家泉州的护理公司,被安排到市区公立医院的骨科做“整体护理”。

  在科室里,刘师傅和另外三位护工组成护理小组,轮流照顾入院患者。“虽然是轮流,但是患者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24小时都有人巡查。”刘师傅说,他从事整体护理三年左右,相比“一对一”24小时护理,他每天工作时长在12小时左右,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对他而言,这腾出的时间,可以学习一些护理技能,让工作更专业。

  “护士长在传授护士护理技能时,有时也会叫上我们,护士长还会不定期对我们进行专科培训。”刘师傅说,通过在固定的科室里的工作实践,他掌握了不少骨科方面陪护技能。“现在,我只要看一眼病人就知道对方的患病程度,需要什么样的护理。”

  “术业有专攻”的好处,能让护理员对病人的突发情况及时判断作出应对。有一次,刘师傅在巡查病房时发现,一位80多岁阿婆的体征监护仪上显示,她的血氧指数明显下降、心率加快,刘师傅急忙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抢救,因发现及时,老人转危为安。

  “做久了,学多了,就懂得对病人察言观色。”刘师傅说,长期在一个科室里工作,专业性得到了提升,服务水平也能跟着提上来,不仅病人认可,医生和护士也把他们当成同事般对待。

  主动进入“正规军” 学到技能服务人人夸

  

各家医院会在醒目地方做标识,提醒患者家属谨慎雇佣“黑护工”。

  

正规护工给患者提供专业而规范的服务

  记者在泉州市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护理脑膜炎患者的护工康雪琴。52岁的康雪琴,四五年前还在做保姆,而后参加培训,成为一名专业的护工。

  “这位老人家的子女工作实在没办法脱身,就聘用我全天照顾,已经三个多月了。”康雪琴说,当护工要有耐心,更要有足够的体力,不怕脏不怕累。她以现在这位患者为例告诉记者,除了时刻注意老人家的病情,白天每两小时就得为她翻身一次,按摩手脚,保持干燥的卧床环境,以免病人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皮肤压伤;而到了夜里也不能睡沉了,间隔两三个小时就得帮老人家翻翻身、松松手脚。

  康雪琴此前也是“个体户”,在她看来,这样的方式存在风险,“以前没有白纸黑字的保障,很不稳定,雇主工资拖欠也是常事。”深思熟虑之下,康雪琴参加了专业护理机构开展的培训,成了“正规军”,定期参加培训考核,不断充实护理知识,提升技能。

  “现在接单的雇主对我都挺满意。”康雪琴说,做这行她早已轻车熟路,待遇、个人健康等方面也有了一定保障。

存在问题

建群给介绍费互拉活 自称有无培训不重要

  日前,记者以请护工为名,联系了几名私人护工。从一名单干的50多岁护工阿姨口中得知,本地私雇护工有来自南安、永春、安溪、惠安等地,也有外地来泉州做的,大家多是“老乡带老乡”,她本人就在一个近百人的微信群里,多是亲戚同乡。“大家有活就互相介绍,接到活就给50元、100元介绍费。”

  阿姨自称做护理十多年,多年前就去培训过,但觉得单干更自由更赚钱。她认为,有没有培训无所谓。“护理资格证书和健康证也可以作假,不作数,只要我们能为病人提供周全的护理,无非就是喂食、擦洗、翻身、拍背,做久了谁都会。”

  另一位林阿姨则说,她做护工也是“老资历”,有8年多了,“口碑还不错”。林阿姨说自己有时在医院做,有时会去雇主家里照顾中风或瘫痪在床的老人。“在医院我们定价都会比公司护工便宜几十元,病患家属就会更偏向雇我们。”

  当问到护理患者时出现问题怎么办,她们都只能口头保证:“敢做这行的都是有经验的,绝对保证把病人照顾好。”林阿姨还说:“请护工之前说清楚就没事。”

和持证护工“抢地盘” 电话“小广告”到处写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正规持证护工是得到医院“准入”的,如果患者家属咨询,医院会推荐这些有资质的护工。但是有技能、能让家属认可的医院护工,总体是供不应求,不少资质参差不齐的“散护工”就想来分一杯羹,很多还结成“小团伙”,和正规护工“抢地盘”。

  “一旦发现没有资质的‘黑护工’,我们会马上劝说他们离开,但常常屡禁不绝。”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护士长蔡瑞珍介绍,这些“游击军式”的护工多是“老乡帮”,对刚入院或是刚做完手术需要护理的患者,他们会“见缝插针”主动上前游说。他们抓准家属不了解内情的现实情况,刻意将价格压低,有的家属就心动了。

  而记者也发现,在医院里,“黑护工”会时不时把电话“小广告”涂写在医院病房、厕所等各个角落。虽然医院会在病房内张贴告示,提醒家属不要请“黑护工”,但还是屡禁不绝。

  “黑护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有些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上岗前也不与家属签服务合同。业内人士表示,“黑护工”价格一天会便宜几十元,但是资质无法把控,“一旦产生纠纷没有保障”。

正规护工年龄偏大 护理技能掌握较慢

  泉州市一家护理服务公司黄副总介绍,俗称的护工就是医疗护理员,就泉州目前整个医疗护理员市场而言,全市有三家护理公司,一家本地的,其他两家分别是福州和上海公司进驻的,此外有些医院是由物业公司承接护理服务。

  目前,在职护理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三四十岁阶段的人群比较少。黄副总说,护理员年龄偏大就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年龄较大的护理员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陪护工作又是一份对身体负荷较大的工作,“但如果把他们都排除在外,护理员缺口会更大”。

  而另一方面,护理员学历普遍较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这可能会出现学历低的护理员在工作中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出现一些问题。对护理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掌握方面,可能会比年轻护理员差一些。

提升社会认同感 护工需要年轻化

  “黑护工”资质参差不齐,和正规护工队伍“抢地盘”,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便和困扰,也影响医院的日常管理秩序。而个体护工流动性大,万一出现陪护事故,病人家属索赔时找不到负责任的主体,医院有可能陷入被动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社会目前对护工认可度还不够高,就连一些护工从业者自己也觉得这工作“不光彩”。业内人士建议,社会对护工行业的认可度应逐步提升,以此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群体从事护理行业,让护工成为有护理知识背景的“文化人”,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而对护工的规范化管理和对护工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督,各方也在持续推进。

【建议】

社会需要多认可 吸引年轻人从业

  “一些家属认为,我请一名一对一的护理员,他就不能睡觉,要24小时睁眼看着病人,不然花出去的钱就不值,但这不现实。”泉州市一家护理服务公司黄副总经理表示,从目前的护工需求市场来看,更多家属雇佣护工的意向是“要年轻的,会做的”。但说到护工,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认同。“有些本地护工都不敢让亲朋知道他在做这行,觉得没面子。”

  对于众多患者家属而言,雇请护理员的期望,是要便宜又能做事,最好能把患者“当家人般对待”,而护理员的诉求是通过照顾好病患来谋生。而家属和护理员的期望往往会有脱节,沟通上产生矛盾,往往需要公司和医院一同出面协调。

  此外,如今月嫂、母婴护理员等都在年轻化,护工行业也需要提升社会认同感,吸引年轻人从业,能像认同快递小哥、送餐员等行业一样,提升护工认可度。

  从国内其他省市的护工行业来看,护工群体有年轻化趋势,可以政府牵头“走出去”吸收护工人才,提供培训和岗位机会,让泉州的医疗护理员服务也能更专业化、年轻化。

“一对多”陪护模式 护理质量高家属也省钱

  黄副总经理表示,目前各医院护工的陪护模式以“一对一”的为主,存在陪护价格较高,家属负担重,护工工作时间长,护工其实很多时间是坐着没事处于待命状态,但不能回家好好休息,护工身体负荷大,监管难度也大,导致陪护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

  她建议,推广“一对多”陪护模式,即根据医院科室的患者病情等级及人数,派驻与之相配的护工提供陪护服务,由医院科室医务人员与护工公司双重监管。一方面,可以明显降低每名家属的经济负担,“一天少几十元,一个治疗期下来就能省很多费用;另一方面护工实行8小时或12小时轮值制度,护工得到很好的休息,工作效率更高。”

  而“一对多”的固定、整体陪护模式,护工就在患者身边随叫随到,患者床头配备电子呼叫铃,患者有需求,护工就会及时出现在患者身旁。目前这种模式推广面不够,还需要医院和家属的认同和支持,实现多方共赢。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护士长蔡瑞珍也表示,“一对多”模式,医院内护理员比较固定,便于管理,有发现患者突发情况能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家属费用也减轻了。

【举措】

发现“黑护工”及时劝退 组织护工免费培训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护士长蔡瑞珍介绍,护工的出现,为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对医院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加以监督和管理,不了解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反而扰乱医院秩序。

  她表示,医护人员如发现有未穿统一制服,没有资质凭证的护工出现在医院,会及时通知保卫科和护理部,劝说不正规护工离开或登记他们身份信息,以防一旦出事找不到人,并及时与雇佣此类护工的家属沟通,提醒他们留心。

  同时,医院设置护工管理站,对正规护工的护理服务明码标价,并做相应标识,提醒家属警惕黑护工。医院还制作《护工培训手册》,每季度到半年会组织在岗护工免费培训,包括生活护理、护理技术、安全教育等内容。

  记者也了解到,全市各医院一直都有开展对在院护工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市区一医院就固定开展护工岗位培训学习班。每周为培训班安排一个课程,每2个月为一个周期,培训以集中讲课和现场技能培训两种形式进行。一个周期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进入下一个周期进行培训。经过考核结果,全体培训学员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借助监控督促护工 让家属更加放心

  记者了解到,一些护工公司在征得家属同意之后,会在医院病房里安装高清监控设备,24小时全天候记录护工照顾病人的过程。

  “这是双向监督。一是由公司监督护工,不定期抽查,统一规范管理。二是让家属了解家人生活状况的同时也监督护工及公司。”一位护工管理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种尝试目前效果较为乐观,家属们更加放心,护工们工作起来也会时刻约束自己,不敢松懈。

  记者从泉州市卫健委了解到,国家卫健委在今年8月底公开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强化职业素质培训,将职业道德、法律安全意识以及保护服务对象隐私等纳入培训全过程,注重德技兼修。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照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其中,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不同,医疗护理员的培训大纲分为三类:分别以患者、以老年患者、以孕产妇和新生儿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目前,泉州正在积极跟进落实这一政策。

【相关链接】

福建首家无陪护医院落地厦门

  据报道,今年10月起,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正式推行全院覆盖的“无陪护”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不需要家属陪护而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这也是福建首家无陪护医院。

  所谓“无陪护”,并不是没人陪护,而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取代家属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这种人性化的住院照护模式在欧美甚至东南亚各国已推行多年。

  “无陪护病房”的推出,改变了病房陪护混乱的局面,使患者从生活到心理得到全方位的照护,也解决了家属送饭、陪护的困难。无陪护病房符合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的暖心服务作贡献。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