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造桥200余座 宋僧道询和他的造桥传奇

泉州晚报   2019-06-14 10:48

  一生造桥200余座,其中数座还是古之名桥;景炎元年被赐号“灵应大师”,史书用近乎神话的笔调来描述他的事迹

  宋崇宁二年(1103年),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刊行全国,这在中国建筑技术史上是一个非凡的里程碑。《营造法式》对群体建筑的布局设计和单体建筑及构件的比例、尺寸、用料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它标志着国内营造技艺的日趋成熟。宋时泉州,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带动了泉州营造技艺的迅猛发展,特别表现在这一时期的造桥水平上。

  泉州造桥技艺在两宋之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相关文献记载,宋代泉州地方的桥梁建造数量在福建路8个行政区中是最多的,民间俗称的“泉州十大名桥”——洛阳桥、安平桥(五里桥)、石笋桥、东洋桥、玉澜桥、海岸长桥、金鸡桥、顺济桥、凤屿盘光桥、下辇桥,全部诞生于两宋时期。这些名桥不仅有宏大的桥梁规制,而且拥有先进的造桥工艺,诸如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睡木沉基、浮运悬机架桥等建造工艺,迄今为人所津津乐道。在设计建造桥梁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经验丰富的桥梁设计建造专家,如祖派、宗己、了性、守净、道询等。他们设计建造的桥梁既科学、又美观,而且十分坚固。在他们之中,南宋僧人、惠安净峰人道询尤其特别,据史载,他一生造桥200余座,尤以凤屿盘光桥、獭窟屿桥、峰崎青龙桥等最为著名,可谓古往今来第一造桥慈善家。不仅如此,他的一生还充满传奇色彩,即使是府志、县志等正史在记载他时,都频频使用一些神话似的笔调,如其母怀他时“梦吞祥光”;他成人时曾遇仙人授仙丹;建白沙寺(亦称灵应寺)时曾斥退潮水,等等。这或许同道询创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造桥传奇有关,所以人们发乎敬畏,总爱将他的事迹添油加醋地描述出来。

  与盘光桥同时建成的盘光塔大致保存完好

  根据茅以升先生的划分,我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西周、春秋时期,此为古桥梁的创始时期;二是秦、汉时期,上延战国,下迄三国,为古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在这时期,桥梁的梁、拱、吊三大基本体系已形成;三是以唐、宋时期为主体,包括两晋、南北朝、隋、五代等,为古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我国享誉世界的古桥基本上都在这一期间建成;四为元、明、清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古桥的修缮,以及公私园林中桥梁艺术的发展。不难看出,唐宋时期确实是造桥的黄金时期,而泉州地区掀起的“造桥热”正是出现在两宋之间。特别是宋嘉祐四年(1059年),泉州洛阳桥(又名万安桥)的建成,大大刺激了人们修桥、建桥的热情。泉州地处港汊交错的南国水乡,为了民众出行的便利,造桥也是必由之路,所以道询等人的出现,可以说是“适逢其时”吧。

  一生造桥200余座,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纪录。古代修筑桥梁极其不易,那么道询又是如何能修造200余座桥梁呢?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当时道询太有名望了,他被民间认为是“造桥慈善家”,所以许多村子建造桥梁都乐意请他去主持工程,由他挂名牵头建桥。实际上,道询未必每座桥都亲自去设计或参与修建的。

  明嘉靖《惠安县志》有关道询的记载

  明·嘉靖《惠安县志》在记载道询时曰:“景炎元年,赐号灵应大师。”正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又把道询与一个风云际会的历史时刻联系在一块。要知道,在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大肆南侵,临安被攻破,南宋王朝已是奄奄一息。端宗赵昰在福州即位后,接手的实际是一个“流亡政府”,此时的他又如何能忙里偷闲地为惠安僧侣进行敕封呢?笔者翻阅史料,觉得唯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时机只有一个,那就是景炎元年发生的端宗等“停舟獭江”之时。

  景炎元年11月,为避元军,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率舟师十万”护送宋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昺、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并“欲作都泉州”。然而,由于“守郡者”蒲寿庚心怀异志,发生了“泉州闭城不纳宋天子”事件。宋端宗一行被蒲寿庚拒之门外,又被元军追赶。无奈之下,继续沿江而逃,结果来到了獭江一带。据清代曾枚的《獭江所知录》载:“景炎元年,端宗航于泉州港,值蒲寿庚作乱,与元将唆都犯帝舟,因改泊外渚,即獭江。忽濛烟蔽海,咫尺莫辨,庚惧不敢迫。”停舟于獭江,使得端宗在逃亡路上有了短暂的停留喘息之机。而有意思的是,獭江一带正好有道询及其徒弟们兴建的獭窟屿桥。一则这座獭窟屿桥或许帮助端宗等逃难有功,二则道询在当地享有威望,故端宗便极有可能于此时顺水推舟地敕封道询为“灵应大师”,以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

  被宋端宗赐号“灵应大师”,算是为道询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于今,他所造的桥,他留下过的传奇故事,都在历史中不朽着。

千古留名的 奇僧道询

本期人物简介

  道询:南宋惠安净峰人,洛阳白沙寺住持,一生造桥200余座,被赐号“灵应大师”。

核心提示

  一生造桥200余座的惠安名僧道询,从出生之日起就充满传奇色彩。史册中记载着他令人咋舌的人生际遇,成了他造桥故事里的另一段故事。

  近年重修的蟾沙寺规模不大

  赫赫有名的 桥梁建造者

  两宋时期,福建地区的桥梁建设飞速发展,建造了数以百计的桥梁。明代周亮工的《闽小记》曰:“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架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吴文中落笔即仿而为之。第以闽地多雨,欲便于憩足者,两檐下类覆以木板,深辄数尺,俯栏有致,游目无余,似畏人见好山色,故障之者。予每度一桥,辄为忾叹。”宋时福建造桥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工程规模之大、桥体之精美,在我国历史上恐怕是空前的,后世遂认为这一时期“闽中桥梁甲天下”。仅在泉州一带,两宋时所建,迄今可考的大中型桥梁就有130多座,其中包括驰名海内外的洛阳桥、安平桥等。而僧人道询造桥以来,其打造的獭窟屿桥、凤屿盘光桥、峰崎青龙桥等,亦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桥梁。

  南宋惠安名僧道询的俗姓为王,其生卒年因史册没有记载,所以不详。不过后人根据其活动的年代,以及一些碑文留下的线索,推断他大致生活在南宋淳熙至元朝大德(1174—1307年)年间,如果属实,他的寿命可能长达130多岁;另有一说是他生活在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间(1174—1264年),大概也有90岁高寿。明·嘉靖《惠安县志》对于他的记载为:“释道询,净山下人,俗姓王。询母梦吞祥光十有二月而生。”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六十五·方外》亦称:“道询,惠安人,俗姓王。其母梦吞祥光十有二月而生。”净山,即今之惠安净峰镇净峰山,古时此山还曾名尖山、钱山。母亲怀胎12个月,才诞下道询。这在宋代医卫设施不甚完备的情况下,道询之母诞下这“迟到”2个月的晚产儿,确实是要冒点风险的。但道询不久就向他的母亲证明,这风险是值得冒的。

  嘉靖《惠安县志》记载他“长有灵异”,也就是心灵手巧、异于常人的意思。而且道询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奇遇”,《惠安县志》称其“尝遇丫角髯道人,授以两丸丹。道询服其一。以一嘱道询曰:‘遇确则传。’后以授之大乘庵如道人名确者。所遇丫角髯道人乃正阳仙也。”(《泉州府志》亦有类似的记载)这个故事颇有些神话传说的套路,无外乎吃了神仙给的仙丹,而后脱胎换骨,成就非凡功业等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净峰山自古以来就有八仙之列的仙人李铁拐于此山中修炼的传说。而史书中提及的“正阳仙”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钟离权。钟离权来净峰山寻访李铁拐,巧遇道询,见其有灵异,因而施丹助其成功,这或许就是道询这段神话故事生发的原始思路吧。但不管怎么样,王道询拥有超越常人的聪明才智,应是世所公认的。

  “青龙桥”碑刻应为明代重立之物。当地人对青龙桥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

  驾舟运石 筑起獭窟屿桥

  道询何时出家,不见史料文献记载,故无从推究。有些史料甚至将他误记为“道人”,而实际上他是位僧人。明·嘉靖《惠安县志》载曰:“道询朗悟内典,精勤修行,耐烦忍垢,结缘普施。漳、泉之间闻询名,翕然信之。”由此可知,道询不光在泉州有影响力,即使在漳州也是大名鼎鼎的。相传,道询在二十几岁时便开始修桥、造桥。而他的第一座成名之桥,应该就是獭窟屿桥了。

  惠安獭窟屿(又名浮山,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浮山村),位于古之惠安的东南端,东濒崇武海面,南峙祥芝水域,西通泉州港口。清·洪昆《獭江新考》曾这样记载獭窟屿:“唐、宋、元间,居民稠密,人皆事于通洋,遂为舟车输运津头,称富盛焉。”然而在宋代,人们进出獭窟屿并不方便,因为当时獭窟屿仅靠一条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浅浅沙滩与大陆相连,一旦海水涨潮,人们便无法往来两地,而且如果刚好有人走在这条沙滩中,极有可能会被海水卷走。心存善念的道询将这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由于獭窟屿与陆地之间的距离颇远,当时尚无建造长桥经验的他,也不禁有些担忧是否能在汹涌的碧涛上建成桥梁。清嘉庆《惠安县志》对此描写道,“道人王道询待津于此,有丫角髯道人与之并坐,语道询:‘何不于此作桥?’道询以风波为辞。道人云:‘汝若作是念,何桥不成!’道询遂率其徒拏舟运石,成桥七百七十间,南北跨岸。潮至桥没,潮退可渡,免垫溺之患。”这座獭窟屿桥是道询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建造的,据说建桥之时他才刚过30岁。《福建通志》称獭窟屿桥“直渡海门,凡五里许。”这样它比著名的安平桥(五里桥)可能还要略长一些。道询和他的徒弟驾舟运石,将自己置身于狂风海涛之中,这份勇气与毅力,本身就值得世人敬佩。獭窟屿桥落成之后,为两岸的快速通行创造了条件,也使在桥上行走的人安全有了保障,推动了獭窟当地商贸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有意思的是,在70年之后的景炎元年(1276年)11月,逃难的宋端宗一行停舟于獭江,有可能也借助这座獭窟屿桥躲入獭窟屿。出于感恩之心,小皇帝端宗便给此桥的建造者道询赐号“灵应大师”。这段缘分怕是道询建桥时,也万万想不到的吧。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獭窟屿桥受到摧毁性破坏。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该桥又遭毁坏,就此荡然无存。如今前往浮山村,有村民告诉笔者,古时的獭窟屿桥一端系于屿内,一端则止于对岸的前头村。然而放眼茫茫獭江,古桥早已无处寻踪了。

  如今青莲寺中的“宝塔亭路”碑与“普济桥渡”是道询建造普济桥渡的见证物

  造桥以解 民众之所困

  历代以来,铺路修桥被普遍视为行善积德、功德无量的公益“众筹”事业。普济桥渡的建造,是道询急民众之所急、解民众之所困精神的又一次体现。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称泉州“水路据七闽之会,梯航通九泽之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刺桐港“通互市于海外者,其国以十数”。海外贸易的激增,是泉州刺桐港迎来“黄金岁月”的标志,这也推动了与港口配套的设施建设。据文献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前后,后渚港番船云集,桥渡吞吐量有限,装卸货码头严重不足,造成海上贸易的诸多不便。宝庆二年(1226年)春,道询主持募捐建造普济桥渡,绍定三年(1230年)夏竣工并投入使用,缓解了后渚港码头装卸货的紧张状态。

  普济桥渡,又称浔尾桥、无尾桥,位于泉州后渚港北侧(今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一带)入海处的海上。所谓“桥渡”,即伸入海中的码头。相传普济桥渡长约七八百米,石桥东侧古有一座航标塔。此桥专供海船装卸、交易货物使用。在现今浔美社区的青莲寺中,仍存两块石碑。一块正面碑额镌“普济桥渡”;一块镌“宝塔亭路”。碑刻内容记录僧人道询主持建造普济桥渡和宝塔亭路时的捐款人及捐款额。“宝塔亭路”碑的碑文记载称:“宝庆丙戍(1226年)季春始约,绍定庚寅(1230年)孟夏圆成。主缘道询谨题。”这是道询建造普济桥渡的见证物。

  在修建普济桥渡之后,道询没有停止造桥的脚步,又相继建成了弥寿桥、清风桥、登瀛桥等桥。据文献记载,弥寿桥“在二十二都英头白叶渡,宋端平间(1234—1236年)僧道询建,长六十余丈(约190米)”;清风桥“在二十五都,宋僧道询建”;登瀛桥“在十九都,一名‘回龙’。宋僧道询建”。累累功绩,言之难尽。

  放眼茫茫獭江,獭窟屿桥早已荡然无存。

  年届八旬 依然不止步

  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是道询一生造桥的巅峰时期,此时的他应该已年届八旬,却依然精力充沛。在这段时光里,他令人惊叹地几乎同时开建两座难度不小的桥梁——峰崎青龙桥和凤屿盘光桥。

  峰崎青龙桥位于惠安县辋川镇下埭村与峰崎村交界处,横跨林辋溪。峰崎古时“村挹麟山辋水之胜,誉称滨海鱼米之乡”。南宋宝祐年间,道询始建青龙桥。当时青龙桥所处位置众水交汇,惠安“凡中纪之水,若菱溪、驿坂、茭市、龙津之会于峰崎港者皆出桥下至辋川入海”。林辋溪溪面不算宽阔,但水流至此冲击力巨大,如果桥梁建造得不够牢固的话,很有可能不久就会被溪水冲垮。据说,道询为了缓解溪水对青龙桥造成的压力,借鉴洛阳桥的造桥方法,为青龙桥构筑筏形基础。由于筏形基础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强,同时也提高桥梁的承载力。

  有文献称,青龙桥原桥全长近三十五丈(约110米),宽一丈三尺五(约4.3米),桥面所铺石板的长、宽、厚超过洛阳桥、安平桥的大部分桥板。青龙桥是峰崎港时代(明成化末以前)惠安县城与辋川直至惠北的交通要道。由此不难看出,道询建造的青龙桥对当时惠安交通的影响巨大。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里人何囧(号崇禧散吏)对青龙桥进行了首次重修。后来在明、清时期,青龙桥亦有重修。如今的青龙桥年久失修,桥身石板缺失和断裂严重。不过,距残桥南侧约50米处,尚存明代重修巨大石碑刻一座。只见碑面正中间竖写“青龙桥”三字,镌石深邃,字迹清晰,右侧有“白沙老人立”字样,“白沙老人”即道询的自号。而左侧镌有“崇禧散吏书”。碑座下有碑文,字迹漫漶。依稀可见“成化二年(1466年)十月”“天顺癸未年(1463年)十月,喜舍金谷财”等字样。专家据此推论称,道询始建桥后曾立有“青龙桥”碑刻,后废;元时何囧修桥后重立,并自书“青龙桥”三字;明代再次重修时,又将记事补刻于石碑底座处。在青龙桥碑旁,而今矗立着一座“何仙姑宝殿”,殿前的柱联称:“仙姑殿前菩提开花,麒麟山下青龙卧波”。显然,当地人对于青龙桥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

  同样建造于宝祐年间的凤屿盘光桥,古时坐落于洛阳桥的下游(今丰泽区城东街道金屿社区境内),它曾是连接乌屿(又称凤屿)岛北与桥南之东陆地的通道。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载曰:“盘光桥,自洛阳桥,东接凤屿。屿在江中央,上多腴田,稠民居。旧有石路,潮落路出,行者病之。”盘光桥建造的起因与獭窟屿桥有些相似。乌屿与桥南地区时常被海水阻隔,虽然古有石路,但“潮至则不可行”,两地民众往来十分不便。特别是在南宋时,这里与海外的商贸往来日益繁盛,有“金乌屿,银后渚”的说法,建造一座桥梁来解决货物运输的困难,成了当务之急。清·乾隆《重修乌屿桥碑记》载:“乌屿大若弹丸,四面环海,宋、明间,洋船常停泊于此,商贾络绎。”道询于是募建石桥,宝祐六年(1258年)建成,此桥即为盘光桥。该桥方便了海内外客商,解决了乌屿岛与陆往来的困难,对后渚、浔美、万安等地码头或转运渡口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与盘光桥同时建成的还有盘光塔、盘光亭。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凤屿盘光桥,在三十八都……宋·宝祐中,僧道询募缘建桥,计一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约1260米),广一丈五尺(约4.7米)。”这样看来,凤屿盘光桥比洛阳桥还要长,还要宽,可以想象当时建造它的工程必定是十分浩大的。《泉南杂志》称:“世知洛阳而不知盘光者,盖以人重也。虽然贵贱异等,若道询一行脚耳,无籍势位,而功力过之,则其名胡可泯泯。且洛阳桥尚有百五十三字之记,此独无之,意当时道询不欲居其功以垂后名耶,抑本有记而岁远湮废也。”这是为后人只知洛阳桥、不知盘光桥而鸣不平。由于洛阳桥、盘光桥两桥相邻,中间仅隔不大的一片海面,故古籍将二者合称“双虹夹镜”,两者并存的场面曾是“洛阳桥八景”之一。

  如今盘光桥已废,所幸盘光塔依旧立于金屿自然村东畔高处一天然巨石上,现大致完好。清末修缮盘光桥时,塔顶曾镌名士庄俊元诗曰:“凤江常见水消消,磐光昼夜去还潮。波江坪现鱼鸟动,浪里尚见拉舟摇。只恨源山生不接,那堪隔断筑商桥。于今亭塔风雨落,可怜僧公建此桥。”盘光亭位于桥北,现已半截埋于道边土中。亭柱上刻有“下马过桥”,俗称“下马亭”。亭外今立有一块“乌屿码头遗址”碑。

  造桥传奇 彪炳史册

  僧道询建造的最后一座载于史书的桥梁叫做“通郭桥”,据《泉州府志》载,该桥为道询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造的。通郭桥,又名三舍桥,位于南安市溪美镇三堡村境内。如果《泉州府志》记载无误的话,那么道询的寿命可真是长得吓人。不过,也有可能是他的徒子徒孙以其名义来建造该桥。

  道询的一生除了忙碌于在各地造桥外,他还耗费大量心血在创建白沙寺上。白沙寺,原名真阳庵,后又名头陀寺、灵应寺、蟾沙寺,原址在今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吟头村庵边。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道询欲建庵时,就有民众纷纷表示愿意献田地给他,据嘉靖《惠安县志》描述,道询坚决辞谢并称:“世间田有数,今捐以与我,而以吾众耕,是与汝争食也。”道询守律精严,不肯占用百姓的田地,坚持自力更生,围海垦田,并挑地势较高处建庵。但围海垦田之初,并不如意,因为每每刚砌起石堆,就被海水给冲垮了。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六十五·方外》载称:“(道询)乃障白沙海壖田之,坌其高处为庵。其始障垾,为潮囓。道询以扇挥之曰:‘海于天地间最大,不能尺寸相让耶?’潮为之立退三尺。”该志书称道询气得大声斥喝海潮,没想到真的管用,从而得以建成庵室。这样的叙述当然是一种神话手笔。不过,联系到道询的威望,以及他不愿与民争利的无私做法,也就不难理解志书编撰者为何要刻意神话其形象了。而事实上,道询前后经过数十年时间与海潮搏斗,靠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最终筑成长堤,把海埭彻底围成。直到淳祐五年(1245年),道询才把真阳庵建造起来。这一切努力远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怒怼潮水”耍耍嘴皮子就够了的。

  在洛阳镇庵边的邻村吉贝村里尚有一座东塔,也叫瑶台,据说原是白沙寺的附属建筑物。这座八角形的塔由白石砌成,塔身上有三个瞭望窗口。塔分两层,通高7米,有八角塔檐。上层作空心鼓形,开一拱门。整座塔形状十分独特,看起来就像一个僧帽,所以也有人叫它“帽塔”。据村民称,与东塔相对的原来还有一座西塔,即春台,规模稍小于东塔,可惜这座西塔已经湮没无迹了。但至少从两塔间的距离(约为数百米),我们可以看出白沙寺古时的规模应该是较庞大的。

  道询的一生,有传奇,有故事,更有辉煌的成就,而这一切实际都与他毕生不畏艰险、勇于奋斗是分不开的。他建造的一系列桥梁,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同时,既有利于当时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贸往来的交流,造福一方百姓。这样的造桥传奇,即使放诸于整个国家,也是绝无仅有的,更值得泉州人为之骄傲与自豪。(记者吴拏云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