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走细丝 金苍绣盼续指尖上的精彩

东南网   2019-06-03 08:56

  现在的宗教用品和戏服大多是机绣或组合绣产品 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女承母艺 盼续指尖精彩

  在耳濡目染下,林秀清的女儿蔡玲玲从20岁起就跟着母亲学艺,但是学不到一两年便放弃了。“那会儿年轻,做这行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而且很枯燥,产品也比较单调。”一心想着到外面“闯一闯”的蔡玲玲在一次手指头被针刺穿后,终于选择了放弃。

  十年后,当了母亲的蔡玲玲又开始学起了金苍绣。对刺绣阔别已久的她从头、从低开始学起,车绣、画图、平车……每天手不离针,眼不离线,一坐至少就是9个小时。“做我们这行需要手眼好,所以上了年纪后可能就会比较吃力。”近年来想要退居二线的林秀清一直嘱咐女儿要好好学,用心学。传承母亲的金苍绣技艺是全家对蔡玲玲的期盼,如今也是她自己的事业。

  比起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虽然是“初学者”,但受母亲影响,蔡玲玲对自己的要求比别人更加严格。“我刺绣的速度不快,但是比较精细,一点点做不好就要重新拆开做。”正是这样的坚持让蔡玲玲在今年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得金奖,崭露头角。

  谈到未来在传承方面的发展,蔡玲玲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做一些有创意的东西。”目前,金苍绣品一般用于宗教祭祀和传统戏曲,使用范围十分有限。未来,蔡玲玲想要往婚庆市场和文创市场拓展,让金苍绣品更加多元化、大众化。“可以做鸳鸯荷包、新人布偶、枕头等,也可以把绣品裱起来挂在墙上,这些都是可以传承下去的东西,很有意义。”

  “其实金苍绣的市场还很大,就是从业的人不多。我们工作坊算是泉州规模比较大的。”对于招人,蔡玲玲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这份工作的工资不算高,工作时间又长又累,还需要静下心来学,很多年轻人就算有心学,也坚持不了多久。”蔡玲玲大胆地把招人的方向瞄准了年轻的家庭主妇。“白天孩子上学的时候,妈妈没事做就来上班,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可以用来陪孩子,学精了以后也可以把绣品带回家做。”对于未来,蔡玲玲还有很多设想,不过,当前最重要的是把金苍绣学好、学精。

  使用金苍绣品的人在慢慢老去,学习金苍绣的人却没有与日俱增,虽然传承暂时面临困境,但金苍绣的精美与艺术价值却未曾改变,有心的人同样读得懂这门指尖上的技艺。(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陈培源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永春县达埔镇水质净化中心及配套管网项目加
  • 永春县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显成效
  • 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洗礼——中共泉州市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