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泉州将实施城建项目近600个 新增停车位3700个以上
闽南网1月29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通讯员 林聪海 文/图)1月29日,泉州市住建局召开市住建系统年终工作会议。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m.mnw.cn)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泉州拟实施城建项目589个,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改造棚户区20836套,在全市全面启动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工作;全年新增城乡公共停车位3700个以上。
会上,泉州市住建局局长钟文成发表讲话,回顾总结了2018年住建系统工作成效,部署该局2019年工作,推进各项工作抓早、抓好、抓实。钟文成指出,过去一年,泉州市住建系统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主要体现在落实“攻坚2018”,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四域驱动“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等方面。2019年,将重点抓好以“城市建设提速年”为抓手,促进提速提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等几方面工作。
泉州市住建系统2018年终工作会议召开
拟实施城建项目589个 完成投资500亿以上
2019年,泉州将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推动古城活化“见人见物见生活”,新城发展“宜居宜业宜创新”,拟实施城建项目589个,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
在强力推进项目攻坚中,将集中力量推进东海后埔、西华洋滞洪区、台商区白沙、晋东新区等片区开发改造,努力把“两江”入海口打造为城市形象高地。加快实施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晋江下游生态整治工程(一期)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快速通道年底全线通车,水线完工并全园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还将创建“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试点”,积极探索组团城市在无轨道交通情况下居民智慧出行的解决方案,同步建设研产用一体化产业园区,完成“两轴一片”试点区域基础设施智能化及信息化升级改造。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全面推行设计下乡服务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小城镇品牌影响、深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行动……2019年,泉州将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协同发展,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载体平台,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据了解,今年,泉州将持续推进22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建设;集中有限的土地、财政资金等优势资源,在全市扶持创建8个以上“产业、文化、社区、旅游”等功能融合的“特色小镇”;创建3个以上具有“特色产业为基础、特色生态为重点、特色文化为核心”美丽宜居活力乡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规律、契合实际的乡村发展复兴新路子。
同时,泉州将全面推行设计下乡服务,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五个一批”:组织发动一批具备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专业领域涉及力量的高校、企业、院所、台湾社团和社会有识之士专家团队,扎根一批设计下乡服务基地,培育一批“懂乡村、爱乡村、土洋结合”的专业人才和农村建筑工匠队伍,总结一批设计下乡实践模式和经验做法,打造一批设计下乡示范村,逐步实现全市乡镇都有设计人员提供专业跟踪服务,让设计下乡形成机制和常态。
落实惠民措施 改造棚户区新增停车位
补短板,强弱项,改善民生。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获悉,泉州将继续推进2018-2020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2019年将改造棚户区20836套。同时,积极申报棚改专项债券,支持棚改项目融资,并在全市全面启动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工作,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公租房实物供给,提升公租房保障能力,提供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住房保障方式。
同时,将加大老旧小区整治力度,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心市区老旧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整治后的老旧住宅小区将基本达到公共配套功能完善、面貌更新的目标。
另外,泉州将对停车泊位缺口较大的区域科学布点,进一步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全年新增城乡公共停车位3700个以上。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现有的设施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加快停车场建设管理相关立法工作,力争2019年正式出台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