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后坑废弃小学校舍改造成村级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泉州晚报   2018-12-24 09:01

  艺术点亮小乡村 刮起浓浓闽南风

  在鲤城区金龙街道后坑社区,一座由废弃的小学校舍改造而成的村级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颇具特色。简朴的建筑与周边鳞次栉比的民房形成对比,一组组精美、富有泉州地方特色的雕塑作品在墙壁出现,浓浓的闽南风扑面而来。

  墙上的浮雕富有泉州地方特色

  记者在现场看到,学校的墙壁上有一组组精美的雕塑作品:老君岩、清净寺、东西塔、洛阳桥;手绘的火鼎公、火鼎婆和形态各异的拍胸汉子……独具泉州味道的元素鲜活表现。映衬着蓝天白云,随便在哪个地方一站,就是一幅人景合一的唯美画卷。

  “这是由旧校舍改造而来的,不仅充满艺术色彩,而且富有闽南特色。”金龙街道后坑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原先的小学搬到新校区,一座搬空了的校舍冷清地守在原地。

  为此,社区邀请了当地几个艺术家出谋划策,大家一合计,就将这座老校区角落里丢弃的废物垃圾重新利用。锈迹斑斑的铁锅、用完的油漆桶、破木板、树干等,在艺术家的手中,翻出了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艺术品。

  “这里免费对外开放,居民可以在这里画画、写字,进行艺术文化交流。”该负责人说,社区里只有几座残留的红砖古厝,零零落落不成规模,文化沉淀不足。该如何营造乡村文化氛围呢?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出现,立即弥补了不足。

  谢文圃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一直有个愿望,想聚集一帮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艺术家,共同为乡村文化发展做点事情。搬空的校舍,刚好为他提供了平台。

  “通过艺术来提升乡里的文化氛围,用艺术点亮乡村。”谢文圃说,通过一些艺术品营造艺术文化氛围,居民来这里休闲、交流,无形中接受了艺术文化的熏陶,让艺术真正的走进生活和乡村。

  下一步,社区还将把一些艺术作品绘在村民家的墙上,形成独特的壁画,既装饰空白的墙壁,又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示后坑社区的各种变化。

  “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一个平台。”后坑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说,从11月开始筹建至今,一些基本的功能基本上形成。居民可以感受艺术文化的魅力,提升基层的文化活动品位,也将文化艺术传给下一代。(记者王金植 通讯员史鹏霞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