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邓城墓墓碑高2米多规格高 后人拟申请为文保单位

泉州晚报   2018-12-06 09:41

  抗倭英雄的墓葬,在多年后“重见天日”,这让邓氏后人欣慰不已。昨日,泉州邓氏宗亲告诉记者,他们此前苦寻的先祖邓城坟墓,保护性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不日将提交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

  邓城墓为合葬墓

  今年3月21日,本报以“一段跨越三地的寻根之旅”为题,报道了泉州、温州、福鼎邓氏后人共寻抗倭英雄邓城墓地,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邓城为泉州府城人,生于1507年,卒于1564年,字藩国,号寒松,别称“黑虎将军”。邓城与俞大猷为刎颈交,同读书于清源山上,共同练习武术,一时有“俞家拳邓家棍”的说法。在俞大猷推荐下,邓城多次领兵抗击倭寇有功,后被授以狼山(今江苏)总兵、闽游击将军等职。其后人一部分在泉州,一部分迁徒到温州、福鼎等地。

  昨日,在桃花山茂密的龙眼树下,记者看到,邓城墓已经清理得差不多,原先周边的杂草乱石基本清理一空,一方宽约1.2米、高2米多的墓碑显露出来,上面刻有“狼山总兵寒松邓公安人邓祖母莞节权氏淑人邓母淑德李氏墓”的字样。据邓氏后人介绍,这是邓城及其母亲权氏、妻子李氏的合葬墓。墓碑为邓城三个儿子邓铨、邓镳、邓钟所立。

  “邓城官至总兵,三个儿子全部是进士,因此墓葬的规格是比较高的。”泉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荣洲介绍,目前保存较完整的部分就有数百平方米。(记者廖培煌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晋江市全球鞋服纺织供应链创新中心启动
  • 泉州开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爱心助残
  • 舟溯刺桐 智启新程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