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推广垃圾分类进校园 中山陶英小学率先试点

闽南网   2018-04-03 19:35

  闽南网4月3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学校每天都会产生废纸、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将其按要求分类,就能为班级评选环保班攒积分。今天上午,泉州市中山陶英小学举行“垃圾分类进校园”启动仪式,通过使用智慧分类箱等多种形式,在学校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也是泉州市推广垃圾分类进校园的第一所学校。

  在中山陶英小学的每间教室里,都设有一个蓝色塑料箱,学生可以先在教室里对可回收垃圾进行整理,然后将它们带至教学楼下的智慧分类箱。该箱子设有二维码扫描区,并对玻璃、金属、纺织品、塑料、纸张、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微信图片_20180403181430.jpg

  智慧分类箱

  “我们给每个班级分配了专属二维码,学生要在箱子扫描区先扫描,即可按键投放。”该项目的合作方——易登科技的相关负责人说,把垃圾投放进去后,智慧分类箱会自动计算垃圾重量,实时将积分上传到后台系统,每月根据班级积分情况评选分类环保班级。同时,他们还将协助学校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以及主题活动等。

  启动仪式现场,中山陶英小学校长吴智敏现场发出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倡议,900多名学生在签名板上写下名字。今年11岁的杨雨函是该校6年级的学生,她说,经过前期学习,不仅周围的同学们开始注意垃圾分类投放,家里也设了两个垃圾桶用来分类。

微信图片_20180403181513.jpg

  孩子们响应倡议签名

  “陶英小学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为今后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开积累好的经验,希望能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泉州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副主任王森江告诉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m.mnw.cn)记者,今年教育部发文提出了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要求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他表示,垃圾分类进校园应该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接下来将探索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也将推出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实践中。

  据悉,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市垃圾分类工作选取了鲤城区、丰泽区等14个试点小区和政府机关大院作为第一批试点,累计参与该项目的居民约11000户,共计38000余人。根据规划,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鲤城区、丰泽区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包括鲤城区增加4000户,丰泽区增加5000户;各选择1个农贸市场、中学、小学、幼儿园、酒店、医院、商业综合体等作为试点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鼎峰科创服务中心试运营 永春打造一站式惠
  • ​文创赋能中医药 永春作品省赛出圈
  • 雷峰镇:绿野生金 林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