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有望2014年通车 8分钟跨越泉州湾
■特写
“85后”女工程师坦露心声——
参建跨海大桥很幸福
站在记者面前的叶芳蓉,高高瘦瘦的,很难将她与泉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联系起来。
叶芳蓉在泉州湾跨海大桥指挥部工程处工作。说起与大桥的情缘,这名1987年出生的惠安女,掩不住内心的自豪。她说,刚大学毕业就参与这么有意义且重大的工程,“很幸运,很幸福,但更多的是责任。”
2010年,她从集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机缘巧合地来到泉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指挥部。当时大桥项目处在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指挥部正在办理相关施工手续的报批,各项手续获批后,大桥主体工程于2012年1月10日正式开工。
做工程的人都知道这一行的辛苦,大桥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吃住都在指挥部,周一至周五正常上班,周末两天轮班,加班加点是家常饭。除了资深的老工程师外,其实指挥部里像叶芳蓉这样的“85后”年轻人不在少数。叶芳蓉说,她在办公室会轻松些,那些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生常要到工地巡查,更辛苦。
叶芳蓉说,施工工人的辛苦,很多人是体会不到的。海面工作,危险性很大。炎热的夏天,工人们爬到高高的模架上绑钢筋;下雨天时,工人们端着个饭碗蹲在工棚吃饭,“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泉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洒下辛勤汗水。”
“最初我并不知道自己参与的这座大桥意义是有多么重大。”叶芳蓉说,工作中,常见省、市领导前来视察,媒体也跟进报道,才知道泉州湾跨海大桥对整个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斜拉桥,加上跨海长度这么长,泉州湾跨海大桥在泉州首屈一指。叶芳蓉说,自己能参与,非常幸运。大桥建设有很多技术让他们年轻人学习,对今后继续从事工程工作是一份很重要的经验和财富,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苦是苦了点,但是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在指挥部工作两年多来,小叶说辛苦是辛苦,但同事间感情很好,大家互相帮忙互相学习,老前辈也都会手把手教他们,告诉他们“做工程,最重要是安全和质量,进度再怎么逼进,都不能放松安全与质量这根弦,要用百分百的责任心对待,一点都不能马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