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需求量增加 泉州阿姨的工资还可能涨
闽南网12月22日讯 突然间要写“阿姨”的话题,是因为最近一篇微信推文,触动了我们一大批新爸新妈的神经——多为双职工、供房供娃还要供月嫂。
摘录微信推文《这不是笑话:阿姨改变了中国》的一段描述,开启我们的话题。
“早晨一睁眼,经常有一种私营老板的压力与幻觉:啥都还没干,已经欠了员工一万多工资。自从有了两个阿姨之后,我和老婆达成了一个秘密共识:尽量不在家公开谈论家庭财务状况和大额消费,特别是涉及家中有大额进项,以及发生了某种‘奢侈’消费时。原因很简单:我们非常担心家里的阿姨受到‘炫富’的刺激,要么催生加薪的欲望,要么产生某种仇富的情绪,误伤了并不富的我们。”
阿姨,在一二线城市,可能已经是中产(白领)家庭的新标配,在泉州似乎也是如此。
泉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何光辉介绍,泉州有1000多家家政企业,预计从业人数在6万~10万人。“人口老龄化以及二胎政策的实行,市民对家庭服务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催生了庞大的阿姨群体”。
“过去一两千,现在一两万!”阿姨这几年在泉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白领自我调侃,“我不是在雇阿姨,是在给阿姨打工!”
但现实是,为了让事业和家庭双运转,和阿姨“斗智斗勇”的日子,似乎每天都在泉州的各个角落上演。
【说阿姨】
她们说走就走
“在吗?”
“我儿媳妇叫我给她带(孩子),她要出去上班了。下个月没办法给你带,不好意思。”
正在工作的张晴,收到C阿姨的微信后,无心上班。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想起了这两个月的遭遇……
之所以叫C阿姨,是因为她是张晴两个月内,找的第三个阿姨。张晴的家庭是典型的双职工家庭。丈夫是公职人员,每天早上7点50分出门,晚上6点到家,到手月工资近4000元。而张晴的工作,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经常加班。每个月平均6000元。要养娃、要供房、要生活,两人的工资请了阿姨,只能“月光”。
找阿姨带孩子,张晴只想通过熟人来找,因为“放心”。几经周折,终于花3000元请来了A阿姨。张晴夫妇对A阿姨简直“如获至宝”,因为她是娘家亲戚,年纪轻,育儿观念跟自己差不多,而且工资低于市场价。所以,只要一下班,夫妻俩就自己带娃,家务活能帮就帮,有什么好东西也赶紧拿出来跟阿姨分享,生怕阿姨有什么不满意。
可是,仅仅过去一个多月,A阿姨就因为上高中的儿子学习退步,提出了辞职。面对这样的情况,张晴也不好挽留。
接着,张晴又迅速调动了各路亲朋好友,帮忙寻找阿姨。很快,B阿姨进了家。这位来自婆家亲戚的B阿姨,年纪大了一些,但做事干脆利落,张晴夫妇也很满意。
可是,才刚到两天,B阿姨就一脸亏欠地站在张晴面前。原来,B阿姨的女儿也是双职工,孩子刚上幼儿园,以前B阿姨在外地帮儿子带娃,这次回泉州,却没有帮女儿带,让女儿很不满。“同样是孩子,我这个做母亲的,不能偏心。”B阿姨带着歉意离开了。
在朋友的介绍下,C阿姨出现了。这位C阿姨是专门帮人带娃的,原本答应从11月起给张晴带。可是,人还没来,就已经发来了“辞职”微信。
A阿姨一个多月,B阿姨一周,C阿姨连来都没来。张晴一狠心,将仅1岁5个月的女儿送去托儿所,“虽然不舍,但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请阿姨请怕了”。
工资说涨就涨
“中介速度快,费用不高,可是阿姨来了几天就要涨价。”王珊今年已经40多岁,请阿姨是因为生了二胎,老人家年纪大,没办法带。由于和丈夫都是外地人,在泉州的亲戚朋友少,想要找阿姨,只能通过中介。
第一天找中介,花了400元,就请到了一位阿姨。阿姨小学没毕业,但普通话还将就,要价也不高,3300元。性格看起来也还好,有啥说啥。很快,阿姨住进了家里。王珊才知道,这个阿姨以前是在老家做农活带孙子,没有过帮人带娃的经验。
刚来第一周,王珊就发现,阿姨一着急,经常用闽南语骂粗话。而且,家务做得也一般。晚上吃中午的剩菜,连热都不肯热一下,怕洗锅。不过,王珊的儿子还蛮喜欢阿姨,她也就没说啥。
可是,第一个周末刚过,阿姨的情绪就不一样了。“我们村很多人给人家请的,少的3500元,多的已经5000元了。”阿姨侧面提出加薪。才多200元,王珊没多想就把工资提到了3500元。
那一周,阿姨表现好多了,跟孩子也越来越亲。可是,刚发完第一个月工资,阿姨又不满意了。“你们中午没回来,晚上又经常加班,人家隔壁栋那个,准时上下班……”就这样,工资涨到了3800元。到了过年时,王珊应阿姨要求,买了一身衣服,多发了一个月工资。可是,第二年,工资就涨到了4000元。“主要是孩子黏她,我们就不太敢让她不高兴。”王珊想,忍到孩子上幼儿园,就把阿姨辞了。
保姆、育儿嫂、月嫂,因为女性居多,大家都习惯性称她们为“阿姨”。在泉州,部分双职工家庭,之所以迫切需要雇阿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孩子或老人没人照顾。
【阿姨说】
从事职业介绍20年、新门街某中介公司的老板娘李莲莲,总结了泉州近20年阿姨市场的变化。一是供需互换:以前是阿姨拿着钱到中介找雇主,如今是雇主拿着钱到中介找阿姨。二是工资上涨迅速:无论是钟点工、育儿嫂还是月嫂,工资至少是20年前的10倍。三是地位变化:因为工资的提高及社会的需求,阿姨的工作越来越得到认可。但是,工作不稳定、福利待遇无保障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
从20年前的月薪300元,到如今的月薪3000元,乃至上万元。做阿姨这份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和雇主成了家人
57岁的潘大姐是江西人。以前是一名传统的家庭妇女,很少出门。10多年前,她跟随老乡来到泉州找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给湖美酒店附近的一对老人家,打扫卫生和做饭,工资仅600元。潘大姐一心只想增加经验,对工资要求不高,因此很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家。工作做得好,得到雇主的肯定,让潘大姐有了成就感。也因此,慢慢有人给她介绍工作。
10多年来,潘大姐给人家做过家务、带过孩子。短的一两个月,长的则有3年之久。其中,不少人成了她的朋友,甚至家人。不久前,潘大姐曾经的雇主蔡女士,在朋友圈记录下了这样的画面:
“今天一早,阿姨来探望妹妹,乐乐开心了一整天。从乐乐几个月大到上幼儿园,两三年的相处中,阿姨已成为我们家庭成员之一,伴乐乐快乐长大、助我们安心工作。至今,在乐乐心目中,阿姨还是别人无法抢走的‘我的阿姨’。”
“这是缘分!”潘大姐回忆,3年前,她通过中介来到蔡女士家,一看她家的孩子,就喜欢。而且蔡女士和丈夫,都很有礼貌,对人很尊重。“在她家里很自在,就像自己家一样。”而蔡女士一家,也早就把潘大姐当成了家人。
当然,有时候她也会炒雇主鱿鱼。“互相尊重,是雇主和阿姨之间的必要条件,如果觉得雇主没办法尊重人,我就会很快找个借口辞职。”
在她眼里,要想做一个“好阿姨”,一要有责任心,特别是帮人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得把孩子老人放在第一位;二不计较,一旦决定做了,就不能一直跟其他家比较,觉得这家工资高那家工资低,以至于影响工作;三及时沟通,有什么疑问和不满的地方,应及时主动跟雇主进行联系,不要互相猜忌。
我学会了投资买房
前年,因为高速公路开通,45岁的龙岩人阿秀,决定关掉开了十几年的小炒店,走出小山村出来打工。听说当月嫂每个月有1万多元,阿秀决定去试试。
阿秀来到了老乡挂靠的家政公司,公司经理见她普通话标准,还开过小炒店,便让她开始培训。培训不用钱,主要内容是怎么给孩子洗澡、做月子餐、打扫婴儿房等,阿秀先后学习了22天,就参加考试当上月嫂。
公司派给阿秀第一个单,在泉州市区丰泽新村当月嫂,一个月8000元,公司收走1600元提成。这家是个出生六七斤重的男宝宝,夜里很爱哭。虽然累,当阿秀还是坚持下来。
作为月嫂,阿秀的主要责任是照顾宝宝和妈妈,家里其他家务看不下去也不能去做,“不然显得不专业”。家里的老人们觉得花了8000元请月嫂,就得听自己使唤,因此会对阿秀煮的月子餐指指点点。不过,跟客人打了十几年交道的阿秀,应付起来倒是得心应手,她每次都笑着按老人说的去做,有时干脆做之前先征询老人的意见。
在公司连续接了两单后,阿秀加入了几个月嫂群,有单子做不过来,大家会互相介绍,不靠公司接单就不用给两成的提成,工资可以全部实拿。当月嫂工资不固定,大多靠顾客或熟人口口相传接单,最多1.2万,最少也有7500元,而春节期间的单子很少人愿意接,工资会开到1.8万。
自从前年出来当月嫂后,阿秀每个月都很忙,仅一个月没接上单。这个月,她才有时间回老家看父母。做月嫂的两年,阿秀过得很充实,她学会搭公交、地铁、用微信,会自己上网买动车票,有十几个月嫂姐妹,这些是她在老家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
有了稳定收入后,阿秀开始起了理财投资的念头。去年她和丈夫用开店的积蓄,在厦门买了一套单身公寓。“我现在收入稳定负担得起月供,再过几年没人请我当月嫂时,我可以收房租养老。”碧秀说,这个投资观念,也是她在雇主家学来的。
【未来的阿姨】
海都记者走访发现,泉州的阿姨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素质参差不齐,雇主请到什么样的阿姨全凭运气;福利没有保障,基本没有五险一金,雇主说开除就开除;缺乏统一管理,阿姨说走就走,工资说涨就涨。阿姨这份职业,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工资还可能涨
开了20年中介公司的黄先生说,如今的市场价,普通保姆3500元至4000元,育儿嫂4000元至5000元,月嫂8000元至12000元,“阿姨工资比雇主高的现象,已越来越突出”。
“所以近几年,有些双职工根本请不起阿姨。”黄先生介绍,以前请个住家的阿姨,一个月只要2000多元,这几年突然涨了一倍。许多双职工家庭,迫于经济压力,只能选择自己做家务。有小孩需要带的,最好选择家里的老人,不行就送托儿所,再不行只能辞职回家带孩子。
黄先生坦言,二胎政策放开后,对阿姨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阿姨的工资,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员工制是趋势
泉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何光辉介绍,目前泉州有1000多家家政企业,做得好的有近200家,因为从业人员主要挂靠中介公司,具有流动性,没有具体数据,估计从业人数在6万~10万人。
何光辉坦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以及二胎政策的实行,市民对家庭服务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服务行业更是得到蓬勃发展。但由于整体效益和素质不高,缺乏规范管理,泉州家政市场的成熟程度与发达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满足一些家庭需要高品质的保姆,有的家政公司开始聘请一部分保姆、月嫂成为公司正式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五险一金,“这样做的成本很高,但阿姨员工制会是一种趋势,虽然雇主花的价钱会高一些,但聘请员工制的阿姨有保障。”
何光辉举例说,员工制的保姆要经过培训、学习才能上岗,可以提供高品质专业的服务,价格也明码标价,不会动不动要求加工资;另一方面,万一出现阿姨虐待老人、儿童现象,雇主可以找用人单位,不会出现阿姨跑路维权难的问题。“希望泉州能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引导家政行业走员工制,更好地保证家政从业人员的福利,让家政行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海都记者 陈晓婷 黄晓蓉 摄影 黄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