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伯泉州路边昏倒没了心跳 三位路人没放弃救人
闽南网11月23日讯 说着一口普通话、背着急救箱,和另一位男子为昏倒的老伯做心肺复苏,最后,这位热心小伙骑着电动车默默离开了……昨天上午,微博网友陈先生上传的这段视频一时间刷了屏。
遗憾的是,倒地的83岁老伯没能再醒过来。
而救人小伙的举动,让不少网友感动,更想找到他。其中一位救人者陈先生说,当时小伙看了老人的瞳孔后,说老人心跳已经停止了,但他并没有放弃抢救做心肺复苏。
昨晚,本报微信公众号“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发出寻找热心小伙子的消息后,有网友报料,救人的小伙子是其同事,他是解放军第180医院普外科ICU的一名护士。据了解,这名小伙子约28岁,是该科室一名年轻的护士,他表示此事是他应该做的。但因为工作性质原因,记者暂时无法联系上他。
视频中的事发地,在泉州市区新华北路新华小区公交站旁。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发现,老人的两片假牙还遗留在绿化带上。视频拍摄者,也是第一个发现老人昏倒的陈先生,是一家五金店的店员。他说,昨天上午11点左右,开车到店门口,看到一名老人坐在公交站旁绿化带石沿上,后背则躺在草地上。他走过去再一看,发现老人脸已发青,没有了呼吸。陈先生猜测,老人可能已经在这躺了一会儿。
陈先生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并倒来热水准备给老人喝。这时,一名小伙子骑着电动车路过,赶紧过来为老人做心肺复苏。小伙当时背着一个急救箱,上面有一颗五角星,里面有不少急救工具。
救人时,五金店老板阮先生闻讯赶来,配合小伙将老人抬到路面上,检查老人的瞳孔、为老人做心肺按压。“当时小伙子看了老人瞳孔后,说老人心跳已经停止了。”陈先生说,但小伙并没有放弃抢救,随后陈先生还配合把老人的腰带解开,方便急救。
“这位小伙拿着纸巾,帮老人把许多呕吐物抠出来,取出假牙,防止老人吞下去,很有急救经验。”陈先生说。在救援中,老人的老伴还打来电话,陈先生告诉她,老伯昏倒在路边。对方称,他们住在西郊附近,并马上让儿媳赶过来。老人的儿媳妇还没赶到,大约11点20分,120急救车就将老人送往解放军第180医院。
谈起救人经过,五金店老板阮先生说,当时老人就昏倒在自己店门口附近,参与急救是义不容辞的。在救援中,热心小伙还教了他很多急救动作,这才让他能很好地配合。“他是社会的正能量!”阮先生说。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从解放军第180医院急诊科得知,老人在送到医院前就去世了。目前,家属已到医院处理后事。
暖心事2
辅警护送老人过马路
网友:冷冬里的暖风景
这,同样是你我都熟悉的场景。
“一步一步的移动,一步一步的跟随,也许看起来很平常,但是真的挺让人暖心的!这也许就是冷冷冬天一道暖暖风景吧……”昨晚,网友“狐蝶”微信朋友圈中,发了一段小视频,并敲下这样一段话。视频中,一位身穿制服的执勤人员,正在护送一位老人过马路。
海都记者从泉州交警部门了解到,这是前天上午11点20分左右的事。照顾老人的是德化交警警务辅助陈仁辉。
当时,陈仁辉在德化龙浔镇宝美街飞龙桥对面马路执勤。
突然,见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一段斑马线后,想直接穿马路走到对面,而当时又是下班高峰期,陈仁辉跑上前,劝导老人要走斑马线,但老人执意要从马路穿行。
“那我扶你过马路吧!”老人坚持说:“不用,我自己能走。”但陈仁辉却陪在老人身边,一直护送到马路边,更提醒老人,下次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走在斑马线上。
而面对网友的表扬,陈仁辉说:“不管是哪个同事遇到,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海都记者 苏桐轩 陈晓婷 通讯员 赵美缘 文/图)
□快刀短评
敬!这份职业精神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是“药王”孙思邈对他的著作为什么取名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解释。意思是说:人命关天,救死扶伤的价值要比千金更贵重。
那么,职业和精神一旦捆绑,职业它就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生活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譬如,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
记者的责任是“铁肩担道义”;
老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警察的担当是坚守正义……
职业精神,不仅带动了专业和责任迸发正能量,更发酵了一次又一次的“善”,感染旁人,撼动人心,催生奇迹。
两条新闻,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片段,都与老人有关,关键词分别是“急救”和“搀扶”。
细节与点滴告诉我们:职业精神,彰显的是涌动热心中的“专业与敬业”。
选择一种职业,易;
而恪守一种职业精神,不易。
它唤醒的,不只是一份社会自觉,更是一种行善能力。“敬”由心起,那就请“赞一个”!
可惜的是,倒地的老人走了,他还不知道,那一刻,有这么多人伸出温热的援手,不想对脆弱的生命冰冷地说“放弃”。(郑小盒)
另据东南早报2017年11月23日报道:
老人晕倒路边 众人合力急救
昨日上午11时,一名八旬老人在市区新华北路下公交车后晕倒路边,一名过路小伙子在发现老伯心跳已停后,仍抱着一线希望坚持为他做了近半个小时心肺复苏,现场热心群众也接力帮忙。而在老人送医后,小伙也默默离开。
小伙子给老人做了近半小时心肺复苏 (市民陈先生供图)
老人街头晕倒 小伙做心肺复苏大汗淋漓
“这小伙子真不容易,看老人心跳都停了,还是要坚持抢救。”在市区新华北路新华小区公交站旁五金店内工作的阮女士说。
昨日上午近11时许,在店里工作的阮女士走出来时,发现有一名老人晕倒在公交站旁的花圃边,后听人说老人下公交车后在花圃旁坐了下,不知怎的就晕倒了。
阮女士赶忙先拨打120,并跑进店里准备一杯糖水想先给老人喝下,但老人已失去知觉。
没一会儿,一名小伙子刚好骑电动车从公交站边路过,看到晕倒的老人赶忙下车询问。
阮女士说,她当时看到小伙子从包里迅速拿出一把小手电筒,查看老人的瞳孔,还给老人测脉搏,手法娴熟。
随后小伙子说老人心跳已停止跳动了,但他还是不停地给老人做起心肺复苏。其间他停下来,教站在一旁的五金店老板阮先生帮忙按压,自己则查看老人的体征进展,随后继续抢救。
虽经抢救老人仍遗憾离世 大家想知道好心人是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伙子没有停止抢救,还叫一旁的市民帮老人把裤头皮带解开,阮先生也在一旁用沾糖水的纸巾给老人擦拭嘴唇补水。小伙子累得气喘吁吁,但老人依旧没有苏醒的迹象。
阮女士查看了老人随身的袋子,发现一部手机,便拨打了一个标注为“老伴”的电话,一名阿婆接了电话。阮女士大致听出老人住在市区西郊附近,随后电话那头说要通知老人的儿媳妇过来,阮女士还把事发点的具体位置告知对方,但事后老人的亲属没有赶到现场。
上午11时24分许,120急救车赶到,直到老人被抬进救护车,小伙子仍没有停止心肺复苏。
昨日下午2时,记者赶到泉州市第180医院急诊医学部,了解到在半个小时前,老人因抢救无效死亡,遗体已被家属接走。据了解,老人姓张,83岁。
阮女士说,在看到老人送医后,小伙子进五金店洗手并喝了下水,没留下姓名就很快离开了。整个过程她看到小伙子抢救手法娴熟,随身包里还装着医用绷带,猜测可能是医护人员。“虽然老人走了,但小伙子的举动令人感动,我们想知道他是谁。”
幕后
救人者:
既然看到了 该帮就帮下
昨日,记者通过多方打听,得知这位救人的小伙子是解放军第180医院普外科ICU的28岁男护士陈杰。
陈杰说,事发时他刚好去超市买菜准备回家做饭,骑车经过事发点时发现老人躺倒路边,凭着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下车查看。
陈杰平日里爱好跑马拉松和骑车,也习惯随身携带急救设备。在给老人做初步检查后,他发现老人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瞳孔没有光反射。凭临床经验,陈杰判断老人心跳已停止。他意识到,老人已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但还是要尽力试一试。
陈杰马上给老人做心肺复苏,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他已经有点体力不支。由于如果没有按一定的力度做复苏等于无效,他便教身旁好心的阮先生接替为老人做复苏,直到120急救车赶到,他才和现场群众一同把老人抬上车。
陈杰说,他是江西人,2009年到医院实习,2010年就留在医院并一直从事一线救护工作。在外面遇到心跳骤停的老人还是第一次,当时只想着能救就尽力救下,没能救回老人,陈杰还是带有一丝遗憾。(记者 许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