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九十九间”杂物堆积墙体剥落 需部门业主齐保护
泉州晚报 2017-11-09 17:13
建议
业主合力保护部门积极配合
据了解,2008年,“九十九间”建筑群被列入福建省首批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录。此外,洋楼与祖厝被列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鲤城区展示点。
几名陈氏后人表示,几年前曾有人想将洋楼开发利用起来,后因一些分歧,最后不了了之。
鲤城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老城区的古大厝,相关部门一向十分重视保护。但因其中一些属于私宅,其后人支脉较多,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存在难题,比如“九十九间”。
“这些古厝若要申请文物保护,首先要有申请主体。”这位负责人说,一些后人在对古厝的处置上,是保护还是开发意见不一,难以形成共识,“倘若列为文保单位,翻新、出租、改造等是不被允许的。”
一位文保部门人士也认为,对于众多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古厝、古民居,相关部门也只能在专业技术上给予支持帮助,文物修缮资金来源仍然要依靠家族房屋所有权人自行筹备。但是,很多古厝因为产权复杂或者居住者难以筹集资金等原因,难以修缮,破损败落速度加快。
“先辈留下这些建筑称得上珍贵的遗产,后人应该达成共识共同保护,相关部门也积极帮助,推动做好维修保护工作,赋予它们新的活力与生机。”王先生建议。(记者廖培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