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全市工作务虚会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把舵定向
明年工作这样抓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因此,明年的工作对于泉州当前和未来三年发展,起着起承转接的关键作用。”会上,就推动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转型升级有新进展、城市建设有新面貌、社会民生有新提升,市发改委提出了相关工作思路。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推动“项目攻坚年”活动,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补短板为重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各项攻坚活动。特别是抓好“泉州芯谷”、兴泉铁路泉州段、福厦客专、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等“重中之重”项目;结合金改、综改、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以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双修”等,策划生成更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泉州城市需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继续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策划生成更多支撑总量的三次产业项目;推动工业、服务业扩量提质;加快发展有泉州特色的现代农业。
●抓改革重点任务落实:重点推动民营经济综合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医药体制改革、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国企改革等各项改革与全市主流工作有机结合,让改革活力释放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古城新城建设、营商招商环境打造等方方面面。
●推动“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以“海丝”新城建设为抓手,结合申遗、城市“双修”等工作,推动古城提质、新城集聚;鼓励各县域、村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一批涉及交通枢纽、城市合作、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海丝”开放型平台作用,拓展“门户”功能。
●做好民生改善相关工作:大力实施“舒心、暖心、贴心、安心”工程,推动教育事业、卫生与健康事业、养老服务、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民生补短板工程包建设,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陈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