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尝试运用大数据统一管理停车位 可用APP查停车位

泉州晚报   2017-11-06 16:30

­­  连日来,泉州晚报持续推出关于缓解泉州中心市区停车难的系列报道,并联合市住建局发起了“泉州市居民出行及停车意愿”的调查,超过10万人次参与调查。此前,在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泉州市引入“互联网+”管理系统缓解停车难。近日,记者也对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探访。

­  收集数千份有效问卷

­  此前,本报了解到市住建部门正在开展“泉州市中心城区停车管理与政策研究”,该项目相关负责人王工程师也对项目的开展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目前,已完成停车位的摸底调查工作,近期主要开展线上调查,收集数千份有效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泉州市民的出行行为和对停车场使用、发展的意愿。王工程师表示,将尽快整理分析线上调查收集的市民意见,做出科学性的统计分析报告。

­  建设城区公共停车诱导系统

­  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截至去年年底,登记在中心城区的机动车有22万辆,其中汽车类机动车21万辆。由于早期停车位配建不足等原因,部分路段违停乱象十分严重。

­  诱导显示屏方便市民了解附近停车位情况

­  “目前,泉州已在尝试运用大数据,把城区的公共停车位纳入统一管理。”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吴警官介绍,中心城区于2015年完成公共停车诱导一期工程建设,也就是“泉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诱导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磁感应,将停车泊位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可实时向社会发布开放的停车场分布位置、使用情况、泊位数量,实现快捷停车,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目前已在宝洲街、刺桐路、田安路、中山北路、新华路、丰泽街等道路投入使用。

­  此外,2016年完成公共停车诱导二期工程建设,共建设中心城区主干道二级诱导屏25块、三级诱导屏89块,完成了1162个路内停车泊位及22个路外公共停车场的数据采集,同时开发上线了“泉州停车”的智能手机APP。借助停车诱导系统,中心城区还先后推动了宝洲街、新门街、涂门街、津淮街、新华路等5条主干道实施电子计时收费,计时收费方式除了现金缴费外,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线支付和扫二维码支付,实现了路内停车收费智能化管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五一”高速免费通行 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安
  • “五一”小长假 泉州市区各大医院开诊信息
  • 安溪:从“忧居”到“优居” 幸福感“就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