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崇武一34岁男子人生坎坷不断 幸有人间真情相伴
④ 伸手相援 驱散阴霾
刚开始血透时,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行走不便,张一帆每次血透都要依靠轮椅接送。一下子从慢性肾炎恶化为尿毒症,让刚刚三十出头的他难以接受,心情变得十分沉重。血透的几个小时里,他有时几乎一句话都不说,做完就默默地回家,病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忧郁小王子”。
“尿毒症是一种长期带病生活的状态,一些刚患病的人,心情都十分糟糕。”从业十几年的福医二院血透室护士长周雅虹很能理解这种感受。为了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增长他们的对尿毒症的知识,科室每个月都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患者们在待诊区聚在一起,请医生、护士或其他专家做一些健康讲座,或请几个透析十几年的老病友向大家分享抗击病魔的经验,其间还组织歌咏会,让医生、护士与患者们一起高歌一曲。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照顾我,让我很感动。”张一帆说,为了让他变得乐观积极,在科室组织的歌咏会上,周雅虹发现他唱歌唱得挺好,便让他到前排领唱。慢慢地,他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人也渐渐变得开朗了起来。
“如果没有换肾,这些尿毒症患者们可能余生都需要跟我们打交道。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减轻疾病对他们的折磨,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些。”护士杨纯婷说,他们与患者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和亲人。上个月,护士们得知张一帆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周雅虹还特意带着其他两名护士一起驱车来到崇武,探望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看到他们能像正常家庭一样生活,让我们觉得平日的付出都很值得。”护士徐海燕笑着说。
⑤ 心存感激 乐观面对
由于患病,如今的张一帆无法从事重体力的劳动,家庭始终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换肾需要一大笔钱,家里肯定是拿不出的。”张一帆说,刚患上尿毒症时,他曾在朋友建议下,申请了网上筹款,期望能有机会换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消息发布后,很多亲戚和朋友慷慨解囊,还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援助,令他十分感动。“虽然筹到的钱远不够换肾,但仍然非常感谢他们。”他说,柔弱的妻子还到慈善机构做义工,希望能借助慈善机构的力量,为他举办一场公益演出筹到一些善款,目前仍在积极争取中。
几个月前,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张一帆的母亲在一次身体不适后前往医院检查,被确诊患上膀胱癌。“她真的太不容易,一辈子过的都是苦日子。”母亲住院的那段时间,他除了一周三次到医院做血透,其他时间都会陪在母亲身边。幸运的是,在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后,母亲身体恢复得还不错,如今已可以做一些日常家务。
这次妻子意外怀上二孩,他心里感到开心之余,更多是对未来的担忧。孩子出生后,家里的花销更大,让本就生活拮据的家庭负担更重。他也时常为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而感到自责和愧疚。“我这个病也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万一不幸过世,到时妻子还得辛苦拉扯大两个孩子……”回想起年少时父亲患病去世,母亲独自扛起这个家,他不禁红了眼眶。
不过这一路走来,虽然遭遇经历坎坷,但一直都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和支持他,也让他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一家人在一起,对我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条件通过换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能尽自己一份力量去帮助别人,将这份真情传递出去。(记者 许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