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爱好者黄方收藏老照片:瞬间定格留下永恒记忆

泉州晚报   2017-11-03 19:29

­  老照片收藏要有“火眼金睛”

­  在发达的电子时代、快速的社会节奏中,老照片收藏日趋热门。一代歌后周璇的一套照片可以卖到200多万元,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考察工作组照以400余万元落槌,而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一张100年前的《池塘月光》,能以1790万元成交……

­  老照片不断拍出新高,可见其惊人的收藏潜力,也催生藏家对老照片收藏的热潮。“鉴别考证老照片是一门综合学问,需要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需要对老照片所承载的感光材料、拍摄和洗印方法等知识有所涉猎。”黄方说,收藏老照片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认为,鉴别老照片的真伪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  一、看相纸。1890年之前的照片,除了银版和铁版等硬版照片外,基本都是蛋白照片。蛋白照片,经过一百多年的保存,一般看不到光泽,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发青,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发黄,主要是当时中国摄影师定影技术不过关的缘故。

­  二、看尺寸。清代照片最长不会超过30厘米,全景照片都是一张一张照完后手工拼接的,直到1910年后才见到转机的照片。一般来说,1880年前的蛋白照片都是25cm×20cm左右,民国后随着扩印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大照片。

­  三、看清晰度。原版照片是从底版直接印制的,清晰度很高;而翻拍的照片清晰度都会大大下降。翻印的照片都会有一些水印或者划痕,这是因为翻拍之前的照片在存放过程中引起的。

­  四、看划痕和裂痕。早期的照片,不论是银版、铁版还是常见的蛋白照片,是在纸上涂了一层感光剂显影而成的影像,经过多年的存放,照片感光剂层都会产生细小的划痕或裂痕;后来的银盐照片存放时间长了,整个纸基也会有裂痕或者划痕。如果是利用化学方法作伪的老照片用放大镜或侧着逆光看则会很光滑,不会有裂痕或划痕。

­  五、看内容。从照片的内容可判断照片的拍摄年代、拍摄作者等,这需要鉴定者丰富的文史知识作为基础。(记者曾广太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石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 旅菲贤达再捐约 100万元 码头新民文化宫焕
  • 产能提速遇库存压顶 水头石企借差异化破局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