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1岁娃一天腹泻十几次 罪魁祸首就是轮状病毒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7-11-01 18:08

­  进入11月份,泉州的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导致的腹泻随之增多。

­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其中,大多数患儿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患上秋季腹泻,不少孩子上吐下泻、发烧流涕,看得妈妈们心急又心疼。该如何预防秋泻?孩子患病,家长该如何护理?如何让孩子安然度过这个患病多发季?再一次考验到家长朋友。

­  秋冬季是秋泻高发期

­  前不久,泉州1岁多的男孩铭铭(化名)出现频繁呕吐,拉水样便一天多达十几次,并发烧至38℃多。家人把孩子送至泉州市儿童医院,医生观察发现,铭铭吃什么吐什么,尿量少,精神状态不好,考虑中度脱水;通过大便化验检查,发现轮状病毒呈阳性。原来,铭铭得了秋季腹泻。

­  最近,好几例重症秋泻患儿被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秋泻的季节性很强,一般9~11月是发病高峰期。不过,去年的高发期延迟到了12月至来年1月、2月。而今年这个时候,秋泻还未爆发流行,呈散发状态。目前,前往儿童医院肠道门诊以及普通门诊就诊的腹泻患儿一天大约有几十个。”泉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俊峰介绍,虽然秋泻还未进入高发期,但家长朋友不能放松警惕,须防患于未然。

­  据了解,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秋季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食用不洁食物、不注意卫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吴医生提醒,预防秋泻,须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若孩子患病,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  避免陷入护理误区

­  秋泻高发季节,孩子一旦患病,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轻度腹泻患儿可口服补液盐对症治疗,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吴医生介绍。

­  那么,如何辨别孩子的腹泻属于轻度还是重度?吴医生告诉家长朋友,主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小便量。如果精神状态好,哭时有眼泪、口唇不是很干,小便也比较多,这样的腹泻是轻度的,此时可以在家观察患儿,并口服补液盐、益生菌,注意饮食调整。如果患儿频繁腹泻呕吐,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等,则属于重度腹泻,需及时送医治疗。

­  关于秋泻,不少家长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护理方法,但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  “孩子腹泻期间,一些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补充足量水分,便多喂白开水或盐水。这是错误的。”吴医生指出,腹泻时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会随大便和呕吐物一起排出体外,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正确的做法是,当患儿出现脱水症状,或轻、中度脱水时,要给他口服补液盐,补液盐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若家中没有补液盐,可以煮些稀米汤应急。

­  “滥用抗生素也是个问题。一些家长以为孩子腹泻是肠炎导致,便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消炎。”吴医生强调,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正确的做法是,将孩子带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认病因,再对症用药。此外,不是所有的腹泻患儿都需要输液治疗,只有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药物,出现重度脱水的,才需要输液治疗。(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何毓慧 值班编辑 丘天)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惠安县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
  •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勇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 石狮打造全球男装采购枢纽与跨境电商产业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