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份检察建议书 帮鲤城一家企业年节支3500万元
核心提示
泉州中心市区某企业内部发现“蛀虫”,相关负责人向鲤城区人民检察院求助,检察官们用心办案之余,还附送一份《检察建议书》。没想到,这份《检察建议书》竟然帮助企业节省3500多万元开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检察官为企业送去《检察建议书》
员工相互勾结 利用职务之便坑公司
“这帮人,怎么会干出这种蠢事?!”合上举报信,鲤城区某大型企业的吴董事长叹了一口气。原来,他接到举报称,南京分公司的几名员工相互勾结,利用自己负责市场拓展的职务之便,把公司看中的店铺先租下来,再高价转租给公司,借此赚取高额差价,累计金额上百万元。
这几名员工本是公司非常看好的年轻骨干,吴董事长心里十分难受。秘书也看出了董事长的为难,小心地问道:“吴董,您看这事该怎么处理?”吴董事长心里清楚,事到如今,报警才是最好的选择。随后,该公司向警方报案。
6名人员落网 检察院启动从宽处理机制
接到报警后,鲤城警方随即展开侦查,并抓获了涉案的6名员工。
嫌疑人虽然抓获了,可是吴董事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他担心案发地在南京,案件侦查工作难度很大,如果调查没有结果,员工会以为企业拿这种事情没办法而纷纷效仿;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涉案员工因受到重罚而毁掉前程。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吴董事长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鲤城区人民检察院。该院的相关负责人接待了他,“这个案件涉案金额大、人员多,我们会优化办案方式,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公司如果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考虑。”
对此,吴董事长提出,出于对员工的保护角度,同时也为了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如果涉案的几名员工能够真心认罪,真心悔过,企业愿意谅解几名员工,并希望司法机关能够对他们从轻处罚。
据介绍,鲤城检察院组成了专门的办案小组,加班加点办理此案,并且多次督促公安机关到南京取证,及时收集固定证据。同时,检察院还启动了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向涉案员工说明企业的态度和政策,动员他们及其家属积极退赃退赔,并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将赃款发还企业。很快,涉案的上百万元赃款陆续退到企业账户。
一份检察建议书 企业节省开支3500多万元
日前,该案在鲤城法院有了一审审理结果。由于认罪认罚、积极退赃,涉案员工与企业达成刑事和解。他们均得到了从轻处罚。庭审时,涉案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表示真诚悔过,对吴董事长的宽容和谅解表示真挚的感谢。
吴董事长本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想不到,承办案件的黄检察官又登门拜访了。黄检察官将一份《检察建议书》递到了吴董事长的手中,“提审几名涉案员工时,他们都供称,员工在租赁合同上动手脚,这是企业甚至是行业内部的潜规则。你们企业分公司那么多,在管理上难免存在漏洞。我建议你们还是针对分公司租赁店铺的问题好好地排查一遍,我们在《检察建议书》里都列出了具体的问题和建议……”
于是,吴董事长赶紧将《检察建议书》交由公司法务部办理,相关部门按照《检察建议书》上的要求,对全国3000家店铺的租赁合同进行全面排查,重新测定当地的同类店铺租金定价,对于价格明显高出市场价的合同,立即要求分公司及时整改。
排查结果令吴董事长万万没想到——一份小小的《检察建议书》,竟然收到神奇效果。经过一个多月的排查整改,该集团全国店铺租金全线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仅仅租金支出的部分,公司一年就能节省3500多万元的开支。(东南早报 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谢建东 肖文琦 实习生 吴培灵 叶晓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