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 带我回家”落地活动开启 周六一起品美食做扎染
闽南网6月29日讯 7月1日多么值得期待!它是7月的第一天,恰逢周六,是西街限行第一天,也是海都报系列策划“西街 带我回家”大型落地活动开启的日子!下午4点,暑气渐退,我们在肃清门广场为大伙备好了热闹:三场特色展览、两场互动体验、一场创意走秀!
昨天,我们已在A2版剧透了部分活动。泉州市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将现场制作5种闽南美食:面线糊、麻糬、四果汤、龟粿和五香卷。每种美味各准备50份,共250份,凭券免费提供给看展的小伙伴们。读者们反响热烈,都在询问券要怎么领,有什么规则,今天我们做了一个详尽的说明。
今天还有一份惊喜要告诉大伙:活动当天,我们邀请了西街裴巷“大拾堂”的文创团队,为大家演示“蓝染”技艺,并且将带领20名幸运体验者,现场制作蓝染小手帕,制作完的成品免费赠送给体验者哦。
“大拾堂”堂主示范蓝染
活动精彩又好玩,就问你来不来?
超有名的“福建青” 20个体验名额等你
草木染,不是新鲜的概念。但是,“福建青”你可知道?
“福建青”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书籍记载有“福建而蓝,蓝甲天下”的说法。不知道不要紧,这周六,西街裴巷“大拾堂”的文创团队将带领20名体验者,从指尖感知它的技艺。
爱蓝染的小伙伴们
●什么是福建青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是《诗经·小雅》里描写采撷植物染布的诗句。
这种从植物、石头中萃取颜色的技艺可追溯几千年,曾是寻常人家都会的,但如今,这种技艺已逐渐远离日常生活。
在泉州,西街裴巷“大拾堂”的阿耒,这两年开始研习传统染色的方法,探寻“福建青”的工艺。
“明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印蓝最有名,被称为福建青,从浅蓝到深蓝。安溪的蓝溪,之所以是蓝溪,便是以往洗布时溪水都变蓝而得名。在与云南、贵州、中国台湾等地的蓝染专家交流中,大家对福建青都是有共识的。”阿耒研究中发现,泉州曾有一个行当,叫作“染乌商铺”,大街小巷有专门的挑夫,挑着担,担里一箩筐一箩筐的布,专门送往染乌商铺进行染色。
“闽南语都讲‘乌青’,这里的‘乌’也是青的颜色,这种颜色很深,接近黑色。”阿耒说,在泉州的状元街,有一口青玉泉井,以往旧的染织局就设在这里,现在井还在,当时是染布、洗布的地方。
蓝染小方巾
●怎么做蓝染
“福建青的实物流传下来的非常少,书籍史料的记载也很有限。”阿耒听说台湾的工艺研究所有关于福建青的历史资料,她赶去学习,而教她传统蓝染技艺的老师,就介绍着,台湾三峡敬奉清水祖师,就连最初的种植染草也是从泉州安溪带过来的。
为了研究并传承福建青技艺,阿耒辗转云南、贵州各地学习,掌握了纯熟的蓝染工艺,泉州的东西塔、刺桐花都被她搬到了印染的布上。
这一次,她的团队将现场带领大家做蓝染,想想就很期待啊!
你可以构思一幅图案,如月亮、小花,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工具夹、扎,在布上作留白,然后开始染。看浸染过的布,在空气的氧化下,由绿变蓝,再洗出自己满意的颜色,是不是很棒呢?
●如何报名体验
记住这两种方式:
第一,本报城市人文微信公众号“花巷”,今天上午发起抢名额活动,将选定10名粉丝,赶紧扫码参与吧;
第二,周六下午活动现场西街肃清门广场,随机抽取10名幸运观众。围观有礼哦!
超有用的“观展券” 可换美食可玩扎染
●250张观展券 开幕式后开抢
如何免费领取美食?我们制作了250张“观展券”,分设在三个主题展的展位,并由工作人员管理。看展的读者可以向工作人员索取,一人一张,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周六下午4点,“西街 带我回家”开幕。开幕式后才可以开始抢券哦。
●三个展馆盖章
券才能换美食
抢到券的读者,并不是立即就可以兑换闽南美食,请注意看券!券上有三个格子,需前往三个主题展的展馆,找到相应工作人员帮忙盖上该馆的印章。只有集齐了三个展馆的印章,才可以换取一份小朋友制作的美食哦!
●10个幸运编码
持券可体验扎染
除了可以兑换美食,“观展券”还可以参与抽奖!拿到券后请找到券上的编号,每张券的编号是唯一的,从001~250。
周六下午5点左右,我们将现场抽取10个幸运编号,拿到幸运编号观展券的小伙伴,将获得当天体验“福建青”蓝染的名额!(海都记者 刘燕婷 黄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