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小作坊生产“黑枕头” 枕芯内填充服装厂边角料
枕芯内的填充物
部门联合查处
屋里灰暗暗 服装边角料四处可见
“窗户、阳台都被布帘遮挡得严严实实,‘棉花’放在铺着黑布的地上,工作间内的墙皆挂着黑布,屋内灰暗暗的,从服装厂来的边角料用大大的麻袋装着,成堆放置……”
21日下午,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一分局、江南工商所、江南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齐齐来到疑似生产黑心棉的渉事房屋,因该民房二楼有一道锁,工作人员在叫门不开的情况下让房东前来开门,当一行人进到屋内的时候,看到以上那一幕。
“你们有营业执照吗?”在工作人员的询问下,经营这家黑作坊的张某华摇了摇头表示并未申请营业执照。张某华是江西赣州于都人,前些年他们夫妻二人在广东打工时看过别人是这么加工枕头的,才会想到要做枕头。据悉,张某华夫妻是去年6月份左右来到泉州,因帮儿子带孩子,无暇分身去外面打工,所以到泉州不久之后他们就开始自行寻找货源做起了枕头加工。
他们几乎很少出门,也不大和外面的人打交道。“不太了解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做枕头的。”和张某华租住在一个房子里的一位房客表示。
执法人员贴上封条
原料从服装厂来 小作坊藏1200多个枕头
当工作人员在二楼看到码放整齐的枕芯和枕头时本以为这已是全部,但当细心的工作人员上到三楼后才感到“震撼”——三楼3个房间都放满了枕头,经过清点,数量高达1200多个,令人咋舌。
“我们的材料是由一个安徽人拉过来的,说是服装厂的边角料。”据张某华介绍,边角料的价格不一,有黑布的五六毛钱一斤,没有黑布的两块多一斤。“我们把脏的边角料扔掉,干净的则用机器打散,一个枕头卖四块钱,那种加工比较好的枕头则是五块一个。”在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送货时留下的一些单据和材料之时,张某华无奈表示他们都是“小单”且多经过私人渠道,并没有留下什么单据。
加工好的枕头都去了哪里?“一些工厂会来买给工人宿舍用,我们也卖给路边摆摊的人,还会随机卖给一些小超市。”张某华说,他们睡的枕头也是自己做的,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
在现场,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一分局的工作人员将渉事民房里存放枕头的房间贴上了封条,并对枕头抽样送检。“这是一家加工枕头的黑作坊,枕头内是否是黑心棉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一分局的何先生说道。同时,江南街道办、江南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联合社区对村里进行逐家排查,看看是否还有此类加工厂,一旦发现将第一时间取缔。(记者 傅恒 罗倩雯 吴嘉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