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笋江桥两岸万人闹端午 扒龙船民俗4舟竞渡
闽南网5月19日讯 端午的泉州,特别有味道,不仅透着诱人的粽香,还和“水”分不开,和一串串红火的鞭炮分不开。
昨天下午,泉州市区笋江桥两岸,上演了一出泉州端午民俗“大联欢”。笋江扒龙船、水上捉鸭、攻炮城等民俗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围观。
龙舟竞渡,引来满岸人围观(张清杰摄)
扒龙船4舟竞渡 上万人围观
30℃的高温,依然挡不住市民们闹端午的热情。昨天中午12点开始,就陆续有家长带着小孩赶到笋江桥头的观音寺附近等候。一些有经验的市民,早早地占据了地利,就为了2个小时后可以尽情地欣赏扒龙船。很多摄影爱好者也蜂拥而至,带上“长枪短炮”,准备记录下一年一度的精彩瞬间。
拥有百年历史的笋江扒龙船,此前中断了约80年,去年被列入市级非遗才得以恢复,昨天是第二次举办活动。早在4月26日,已经提前进行了“请龙”和“试水”两个环节,昨天是重头戏,要进行“敬船”、“献江”、“答岸”和“竞渡”。
仪式还没开始,就有飘着彩旗的船在江面上慢行,船上击鼓奏乐,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下午2点,在大家的翘首期待中,“敬船”终于开始了!岸上,早已备好香案,摆好三牲五果,由观音寺法诚住持诵经祈福之后,龙船才能下水。
紧随其后的是“献江”,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的老队员,往江里投入粽子和包子,喂食鱼虾,以此纪念屈原。据资料记载,以前的“献江”要由龙船队员抬着修复一新的龙船沿江边巡行,从浮桥出发,途经霞洲、东浦、南门、后山、内港、金山、伍堡、西门港、乌墩等乡、村。沿途各乡、村要扛出境铺大旗迎接,设香案,供三牲四果,上香、燃烧金纸、放鞭炮迎送。但现在,仪式变得简单得多,但保留了基本的仪式。
当龙船遇到村民抬出的香案,就要在岸边三进三退作为回礼,也就是“答岸”了。
观赏度最高的“竞渡”,今年主要是表演赛,除了2支浮桥的龙舟队,还邀请了石狮祥芝和洛江马甲的2支龙舟队。在鼓手铿锵有力的鼓点中,4条龙舟在江面上驰骋着,每条船上的10名划手,整齐划一搅动浪花,煞是好看。
岸上的人们不忘用手机拍下这热闹的景象,发上朋友圈。“太热闹了!我是第一次感受泉州过端午的氛围,粽子好吃,活动也很赞!”从武汉来泉州游玩的鄂先生说。
水上捉鸭、攻炮城 “有胆”你就来
昨天下午,笋江桥另一岸,也是人山人海。除了隔岸观扒龙舟的,还有的是来看水上捉鸭的,并且可以亲自参加活动。原来,第十一届笋浯社区端午节民俗活动也正风风火火地进行着呢!
泉州冬泳协会菜洲分会的健将们表演了水上捉鸭,不时引得岸上的人叫好。不过,还是“铁圈套鸭”最吸引市民,在几米外扔出铁环,要是能套住鸭子,就能将鸭子带回家。昨天一下午,就有五六百只鸭子有主了。
最热闹的要数“攻炮城”,它需要眼疾手快和足够的胆量。只见10米高的杆子上,吊着一座竹条和纸扎的“城楼”,人在下面将点着的鞭炮迅速往上扔,如果能成功引燃放在城楼里的鞭炮引芯,城就算被攻下来了,就能获得一辆电动车!
到了晚上,现场还举办晚宴、放烟花和唱歌拼输赢。从白天玩到晚上,真是把端午过足了瘾!(海都记者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