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见证泉州市民大变化 旅游渐成"生活要素"

2011年赐恩岩(高泽漳 摄)
旅游方式
从“探亲游”到“自助游”
改革开放之前,说去旅游其实就是去探望亲戚或朋友时,随便去景点看看;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就是出差时顺便玩一下;上个世纪90年代,随团游兴起,人们要旅游一般选择跟团;现在不再跟团,喜欢自助游了。
“10年前,我市居民的出游主要以参团游为主,而如今自助游散客的数量已达到游客总数的70%以上。”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市的旅游方式经历了探亲游、出差游、跟团游、自助游的变迁。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目的正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20年前,人们旅游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见世面,如今,旅游是随心所欲的,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转变成休闲度假、享受生活,还有不少人是为了增长见识、磨炼意志、与人交往,出游目的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
近10年来游客的心理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陈先生说,以前人们是为了旅游而旅游,每到一个景点,匆忙留下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如今,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享受世界”,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
目前,旅游也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银发一族也常常结伴出游。很多子女请父母出游散心、锻炼身体,老人家也欣然接受这种“花钱买享受”的做法,而这在以前,很多老人都会认为是浪费钱。
出游目的地
从“周边游”到“出境游”
上世纪80年代前,很多泉州人还只局限在周边游,一般不会出省游;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游逐渐兴起并日益红火;2000年过后,出境游开始兴起。
泉州建发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杨巍说,10年前,人们旅游集中在省内、国内,出境游团队一年仅有10多个,而如今每年的出境团队达到300—500个。这缘于福建乃至泉州的整体开放水平越来越高,比如福建开通直航欧洲航线,人们出境签证更加方便了。同时,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境游费用不再居高不下,这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据介绍,泉州市的出境旅游从最初的以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周边国的边境游为主,逐渐辐射至欧洲、美洲等地区。10年前的出境游市场往香港、澳门游特别火爆,其次就是东南亚国家,但总共加起来可能也不到10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想出境玩一趟也不是特别容易。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出境游的目的地明显增多了,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去。泉州人“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也在旅游中学会了休闲和享受生活。(记者 王金植 张君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