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泉州各大博物馆:不该被遗忘的文化殿堂

泉州晚报   2017-05-18 10:27

泉州博物馆:

展现泉州多元文化宝库

  上个月,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获评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走进泉州博物馆,我们已经能看到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发掘出的文物。

  泉州博物馆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博物馆,真实再现了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设立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石狮海域出土的古菱齿象、四不像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还能看到汉代陶器、两晋纪年墓砖以及五代铸钱陶范等各个时期的珍贵出土文物。

  “历代泉州考古的重大发现都在这里展示,整个博物馆犹如泉州古城历代考古发现通史。”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只要细细品完“泉州历史文化”、“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主题馆,就能深切感受到泉州丰厚的历史积淀。

  博物馆:不该被遗忘的文化殿堂 15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古泉州(刺桐)史迹”图片展活动走进安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博物馆,学习制作贝壳风铃。(陈国平 张九强 蔡紫旻 摄)

泉州海交馆:

展示泉州海丝荣光

  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一艘宋代古沉船,轰动世界。在泉州,与宋代古沉船类似的海丝文物数不胜数,为了对它们的历史进行记录,泉州成立了中国唯一的海外交通史专题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早在1959年就创建,1991年建新馆。旧馆位于开元寺内东侧,现为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新馆坐落在东湖公园东侧,主体馆为双桅船形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在这些展厅中,除了展示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古沉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制的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现象

“酒香也怕巷子深” 市民主动进馆欲望不强

  泉州各大博物馆可谓看点多多,但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市民、游客主动走进博物馆的欲望并不强。

  “跟同学去过闽台缘,其他的博物馆没去过,有些还不知道在哪里。”泉州华侨大学大三学生小林告诉记者,她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当成了旅游景点,对去其他博物馆的兴趣不大。受访的不少市民都表示没有去过或很少去博物馆,主要原因是没时间或没兴趣。

  泉州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员黄真真表示,有很多市民还不知道这些博物馆的位置,更别提走进博物馆了解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

声音

提高办展和服务水平 让人们爱上博物馆

  “可以在加强服务等方面下功夫。”黄真真举例说,很多市民一走进博物馆,第一反应就是不懂看,如果随时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义工主动上前服务讲解,也许就能让市民不虚此行。这要求博物馆在管理、安全、藏品研究、服务、展览、社会教育,甚至文化产品的开发上下功夫,提高博物馆人的业务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展览和服务,吸引人们持续地关注博物馆。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会举办一些特色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从事文化产业多年的徐先生建议,各大博物馆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与群众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专题类展览等,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此外,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展览中,增强互动性,提高吸引力。

  “北京故宫、巴黎卢浮宫,这些都是游客必到的地方,因为它们的知名度太高了。”市民张女士认为,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是潜移默化的,泉州的博物馆在总体上并没有发挥相应的品牌价值,建议加强博物馆与旅游的互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提升泉州“海丝”品牌的影响力。(记者 张晓明)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石狮两大重点项目签约 助力石狮内外贸高质
  • 古城新声,等你来讲!第十八届泉州古城讲解
  • 暑期公益讲解服务来了!就在每周末!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