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鲤庵还是七里庵? 香港读者来信求解
【求证】
并无鲫鲤庵名记载 ——七里庵住持安平师父
住持安平师父介绍,2000年她初到七里庵,牌匾还是“鲫鲤庵”,但从庵堂现有的资料来看,并无“鲫鲤庵”名记载,皆称“七里庵”。至于何时牌匾更为“七里庵”,她也不清楚。
庵中一份文物保护资料表中这样记录:
名称:七里庵古地;地址:丰泽区华大办事处新铺村;简介:俗称七里庵,据《泉州府志》等文献记载,宋嘉定十四年,郡守为士大夫饯行之所;北宋宰相韩琦之母出家于七里庵……民国黄又新《风水秘本》等有关资料,有“七里庵”古塔等具体位置的记载,原七里庵内亭东边有德济宫,后废……现归属七里庵范围。
距城七里而得名 ——《泉州古地名探源》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泉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多本文献资料都查无有关“鲫鲤庵”记载。
《泉州市地名录》(1983年)中记载,城东公社境内主要文物古迹,就包括七里庵等。该地名录为泉州市地名办公室编辑。
1982年由晋江地区地名领导小区办公室所编的《地名小故事》一书中,《连理生韩琦》一文提及:韩琦出生后,连理落难,“仰面看看,前面就是德济庵……毅然走进德济庵当尼姑。”
此外,《泉州古地名探源》(1989年)中《地名谚语百则》里记录:“七里庵,城东乡辖,泉洛古驿路距城七里建庵,古宦送客至此而别。”《泉州掌故錄粹》(2000年)也有文:“七里庵,从泉州往福州的驿道在过东岳山再翻登的山路上,一座供行人憩息的小庵,因该庵离城东仁风门约七里,被称为‘七里庵’。”
两个名字都可以 ——文保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鹏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鹏介绍,历史上,“七里庵”又名“鲫鲤庵”,就如安平桥也被称为“五里桥”,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两个名字都可以。
陈鹏解释,不能说哪个名字就是错的,因两个名字在闽南语发音上相近,故在千年的传播中或许有偏差。2001年,七里庵被公布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陈鹏就是当时前往庵堂走访考察的一员。他回忆,当时庵堂的管理人员皆称“七里庵”,经过考究,故将此名定文保单位。
□说汝知影
韩琦寻母
相传北宋年间,连理原是泉州知府韩国华的婢女。因韩国华年老无嗣,便纳连理为妾。连理有身孕后,遭夫人发现嫉妒,被赶出门,流落街头,生下韩琦。后来,母子又被拆散,连理到七里庵出家为尼。直至韩琦金榜题名得知真相,母子才在七里庵相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