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小学游泳课普及难 需求日增校园配套不足
教练悉心教学
分析篇
一方面,学生对培训游泳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游泳课却很难在中小学校推广。黄科长分析,场地限制、配套缺失和师资匮乏以及安全方面的顾虑,都是游泳课难以推广的原因。
资金:建泳池需百万元
后期支出高难“养活”
“首先,建设游泳池的成本非常高。”黄科长说。记者了解到,晋光小学25m×16m的常温泳池,加上配套设施,总造价要几百万元;泉州一中25m×50m的恒温泳池,造价要五六百万元;泉州师院附小的游泳池在综合楼一楼,投入的成本也不菲。而且,在鲤城区等老城区,如果最初没有规划游泳池,也很难再有地块新建。
“投入大量资金建成游泳池后,后期的救生设备等配套也必须跟上,再加上日常的维护保养,也是一大笔开支,大多数学校没有这样的财力。”黄科长说,因此,一些学校虽有游泳池,也建得很好,却“养不活”。
师资:教练救生员供不应求
师资力量难跟上
在拥有游泳池并供学生使用的学校中,也仅有极少数开设全校性的游泳课,大多是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游泳培训课、兴趣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足。
《福建省公共游泳场所管理办法》要求,公共游泳场所应当依法配备取得资格证书的游泳救生员。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游泳池,应当至少配备游泳救生员3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池,应当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游泳救生员。另外,游泳教练员每人每次所带学员数量,初级班不得超过15人,中高级班不得超过20人。
侨乡体育中心是福建省职业资格鉴定站指定的、泉州唯一一家培训救生员和教练的场所,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已培训救生员约900人、教练约100人,但仍满足不了需求。记者了解到,在多数学校中,拥有游泳教练或救生员资格的体育老师并不多,而聘请社会上的教练和救生员又需要一笔支出。
安全:水中复杂因素多
开设游泳课风险高
“安全是教育界的头等大事。”中心市区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就算安全配套都跟得上,也很难保证学生在水中的安全,这也是不少学校有游泳池却不开设游泳课的原因之一。“一旦学生在水中遇险,校方难辞其咎。加上现在课业繁重,学校宁愿将精力放在学生课业上,也不想‘冒险’开设游泳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