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泉州销毁案值2000多万元假冒伪劣商品

闽南网   2017-03-16 09:14

  闽南网3月16日讯 昨日上午,泉州市、丰泽区两级工商、食药、质监等近50个单位,在泉州市侨乡体育馆举行纪念“3·15”宣传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接受消费咨询3000多人次,受理消费投诉13件,主要涉及建材、通讯、汽车、家具消费等。现场解决5件(建材4件,电影院1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9万元。

  与此同时,泉州市工商局联合市消委、公安、食药等单位开展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活动,集中将2016年度市场整治中查获的40多吨假冒伪劣物资统一运往惠安县山霞镇垃圾焚烧场进行销毁,销毁物品案值2000多万元。

  据泉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6年度市场整治中,全市立案查处各类经济案件2500多件,此次联合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均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鞋服、卫生巾等日用品。(海都记者 李昌乾 通讯员 苏晓辉)

相关新闻:

  据东南网报道,为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泉州市工商局联合公安、食药检等部门在3月15日开展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活动。

­假冒伪劣物品销毁现场

­  当天,泉州市有关部门将2016年度市场整治中查获的40多吨假冒伪劣物资统一运往惠安县山霞镇垃圾焚烧场进行销毁,销毁物品案值2000多万元。这批假冒伪劣商品均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鞋服、卫生巾等日用品,涉及假冒耐克、旺旺、TOMMY HILFIGER、CROCS等三十几个品牌,主要包括假冒伪劣成品鞋及半成品鞋2万多双、仿冒标识的印刷品11万多个、防霉片65万多片、卫生巾近1万包、食品药品10几吨以及相关的制假模具等工具。

­  据介绍,在2016年市场整治中,泉州市立案查处各类经济案件2500多件。市工商局以民众关心、企业关注、政府关切的热点领域抓重点执法工作,深入查纠重点领域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各类违法行为,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家用电子电器、日用百货、食品、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涉农产品等商品上发生的“傍名牌”行为,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等违法行为,案件查办取得一定成效。

­  在3月14日、15日两天里,泉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先后发布两批维护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件,并从法律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分析,以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 林杰 实习生 刘洋 通讯员 苏晓晖)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南安开出泉州首份新版《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
  • 南安:力争 2026年底外贸企业超 1000家
  • 永春:引进农企促增收 打造千亩示范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