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单车“三国杀” 你要怎么选?
闽南网 2017-03-09 09:09
“挑战者”接踵而至
“小黄人”称未受影响
目前,“小黄人”总骑乘次数已突破1000万,市民使用率普遍较高。上月,已有哈罗单车入泉,这次又有接踵而至的“挑战者”,“小黄人”运营是否受影响?昨日,泉州微笑自行车营运总监庄博钦透露,在天气状况良好情况下,“小黄人”日均次数仍可达8万多,与以往相比差不多,并未受影响。
“任何一种自行车在投入运行后,都需要经过一个磨合阶段。”庄博钦说,在磨合阶段避免不了带来各种城市管理问题,不能仅归咎于使用者的素质不高。作为运营方,应事先预知会带来的这些问题,在投入运行前,考虑到产品是否足够人性化,如何尽量避免带来负面影响。
“共享单车进驻是市场行为,但市民将会多一个选择。”泉州相关部门人士介绍,只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停车和交通相关规范,对共享单车都持欢迎态度,“目前,泉州还未有共享单车管理措施出台,将待具体情况发展作出决策”。(海都记者 苏桐轩 柳小玲 黄谨 文/图)
□快刀短评
共享单车入城 别光靠道德约束
最近一提起共享单车,屡屡听闻“素质”二字,尤其运营者往往把乱停放等乱象归咎于使用者的素质,而忽视了自己的管理是否到位。
共享单车进城是市场行为,但绝不能为了抢地盘,找几块空地,把单车一放就了事。不能出了乱象,一怪市民素质,想靠道德来约束;二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出台“共享单车新规”。企业更应该反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运营机制,能不能加大技术投入,把共享单车管理好。
主动想办法、加大投入,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市场良性竞争的基础,想要做大这块蛋糕,别老想着买蛋糕的人的素质问题。(石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