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中心城区现有古树名木554株 保护率100%

泉州网   2017-01-08 10:46

­  ★典型案例三

­  2013年,顺济桥江滨南路引桥古榕树B-178因台风苏力、热带风暴“西仑马”连续影响倒伏后,组织古树办会同绿化所,立即赶赴现场勘查,马上进行安全隔离,并提出抢救保护方案,全程监督指导每个抢救环节。该古榕树经修枝整形、起吊种植、根部消毒、土壤消毒施肥、种植土回填、保湿供养、支撑加固等一系列措施,于原地抢救种植。

­  ★典型案例四

­  邀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泉山路长势差的古榕树J-3-48及J-3-51进行会诊,并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复壮,目前,萌发出许多新叶,效果较好。对7株江滨路古榕树进行引根入地复壮保护;拆除培元中学引根旧竹筒及实验小学固定的旧钢丝绳,消除安全隐患。

­  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护航古树健康成长

­  专业机构管理 制定地方法规

­  泉州市园林管理局设立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办公室,对市民来电反映存在问题古树及时上报主管局并协调各辖区建设局、街道办进行现场踏勘,提出具体保护处理或抢救措施,督促养护责任单位及时处理,派专人至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我市制定了《泉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古树名木管理宣传和执法力度。

­  统一建档挂牌管起来更到位

­  对市政府公布的古树名木进行统一挂牌、建档、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对生长环境恶化、生长势衰弱、受病虫危害严重的古树名木逐株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督促各管护单位落实管护责任,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加强了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  建立信息系统 掌握健康情况

­  2006年建立泉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信息系统。2014年,该局将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子系统作为子应用系统并入泉州市公用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该系统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三维建模、养护信息管理、古树定位跟踪、危险信息报警、古树信息查询、古树信息发布等。该信息系统三维建模为我省首创,这为我市古树名木管理重现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扎实基础。目前已进入项目尾声。

­  定期安检审批消除安全隐患

­  每年台风季节对存在枯死枝等安全隐患较大的古树名木及时逐株制定相关的排险和保护措施,并组织专业队伍逐株进行修剪、支撑等处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配合主管局做好市区古树名木修剪或迁移行政审批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并提出意见。

­  城建避让保护 尽量原地保留

­  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拓宽、房地产开发中,将古树、大树纳入保护和监管范围,尽可能地做到原地保留。

­  例如,在普贤路拓改工程中,为保护编号B-143 的古榕树,工程建设指挥部不惜改变道路线型,并为此增加拆迁费用600余万元。受指挥部委托,市园林局负责该树抢救复壮工作。2014年4月,市园林局组织力量对该古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根部处理、树冠修剪及牵引支撑加固等工作。为了促进古树的生长,增强古树的自身支撑能力,市园林局还对其实施引根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该古树得到较好的保护,目前长势良好。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会说话的古船》进校园 泉州海交馆社教课
  • 丰泽区举办“5·25 爱肤日”宣传活动 倡导
  • 泉州市举办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