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回收箱借爱心牟利 投放方:环保扶贫两不误

泉州网   2017-01-06 09:47

­崔增权团队给当地村民捐赠衣物

­  部门建议

­  投放旧衣物前 确认回收箱署名单位

­  “在厦门或其他地方我们都是到垃圾分类办公室报备的,但在泉州好像找不到这个部门,也不归民政局管,我们只好找执法局和招商办说说。”谢先生说,在福建省厦门、福州等地也有投放,他是跟当地的垃圾分类办公室备案的,但在泉州他还没找到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目前只在招商办和城管有备案。同时,他们投放旧衣物回收箱都是跟社区以及小区物业沟通好。

­  “一般都是有重大灾害事件发生,我们才会向社会公众发起捐赠旧衣物的倡议,但现在很少,如今都是以资金为主。”昨日,记者联系了泉州市民政局救灾慈善福利科,该科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旧衣物的处理、运输等费用往往超出了其本身价值,现在很多慈善机构都不会捐赠旧衣物,如果有企业有条件可以消毒、运送,且有人愿意接收这些旧衣物,那也算是好事一件。但为了保险起见,相关工作人员还是建议居民在投放衣物前,先确认箱子上是否标明了署名单位。一般来说,正规的回收箱都能通过网络查询到署名单位。

­  相关链接

­  追踪器定位 旧衣物流入回收市场

­  这几年,旧衣物回收箱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记者发现,对这个新生事物,有人叫好,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特别是一些标记为慈善机构的旧衣物回收箱,经过调查大部分是企业在操作,不仅废旧衣物流向成谜,施以捐赠更是少之又少。

­  此前曾有媒体记者将一款市面上用于老人、小孩走失的定位追踪器放在一条旧裤子的口袋中,用针线把袋口缝死,然后把裤子投放到一个旧衣物回收箱进行定位测试。追踪器横跨江浙沪三地470多公里,发现该裤子最终被送到江苏一个废品收购站,流入旧衣回收市场。

­  也有媒体报道上海等地的回收公司利用公益之名非法获利,其中有些箱体已经被走街串巷收垃圾的小贩承包,导致旧衣物直接流向二手市场或焚烧炉,不仅传播疾病、污染环境,还跟政府倡导的垃圾分类背道而驰。

­  去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协委员安翊青专门撰写并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理顺旧衣回收箱管理体制,通过明确监管职责和运用社会力量加强监管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通过完善立法来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并对旧衣回收箱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对现有利益分配机制进行调整。(记者 张金华\文 吴嘉晓\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洛江:项目建设“不打烊” 重点项目“加速
  • 泉州台商投资区:非遗赋能国家级度假区创建
  • 石狮出台“干货”力促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