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治理小黄人“拦路虎” 一天查处50多起违停占道
【马上回访】
车主与交警“躲猫猫”
多路段违停回潮严重
昨晚6时起,海都记者对刚刚整治过的坪山路马上进行回访,发现部分路段自行车道违停现象回潮严重。
在客运中心站东门附近,3部私家车停在人行道上候客;坪山路晖扬花苑附近的自行车道上,又出现了3部违停车,占用整个自行车道;被查处过的新奇特骑车服务中心路段和丰泽欧亚泌尿专科医院路段,又是满满一排违停车辆。
昨日上午,交警丰泽分队在清理违停时,一部小车违停在云谷公交站附近。看到交警来,车主赶紧从附近的店面出来,并将车开走。记者回访时,这部白色轿车又再次出现,并且直接横着停放在自行车道上,让过往的自行车和电动车都无法通行。
对此,交警也表示无奈。“像这种跟我们玩躲猫猫的情况,经常出现。”一位交警告诉记者,通常是看到交警过来,赶紧将车开到附近绕一圈,等交警走了,再把车停回来。“罚款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市民能规范停车,以免影响大家通行。”(海都记者 陈晓婷 柳小玲)
昨日下午5时起记者回访 新奇特汽车服务中心门口又停满违停车辆
坪山路晖扬花苑外,骑行道被占用
中心客运站坪山路一侧三辆小车占道
□快刀短评
扫清“拦路虎”
要“硬态度”也要“软机制”
重新体验自行车道,是因为反映“拦路虎”的市民太多,是想看清楚问题到底有多严重,结果显而易见。即使我们联动交警开展整治,效果也只维持了“一小会儿”。
有人“理直气壮”、“毫无愧意”,认为“店门口的路就是自己家的”;有人为了生意,直接把自行车道、人行道占为停车场;有人颠倒真假,直接在人行道上划“山寨”停车位。
而执法者,“也很无奈”、“人手有限”。前脚走后脚跟着违停,即便如此,执法者露面的几率增大一些,“躲猫猫”的侥幸心理就会减少一些,小黄人畅通无阻的机会也就大一些。
当然,治理自行车道违停问题,除了加大整治的“硬态度”,还要有可持续长效维持的“软机制”。
据报道,北京将保持对停车违法采取高压态势,研究建立停车征信系统,将停车人停车行为及停车企业经营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南京在今年12月至明年6月期间,将制定出台“交通文明信用管理实施细则”,交通违法也将纳入个人信用系统,并将交通文明信用与找工作、个人信贷、车辆保险、评优评先等挂钩。
去年,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泉州市地方立法项目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的公告》,汇集筛选了22个立法项目,其中城乡管理与建设类就包括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公共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等,希望在法规起草时能借鉴上述城市经验做法。(石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