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甲第巷再现伤人坑洞”追踪:预计3天修复
泉州老城区甲第巷“伤人坑洞”,昨日经本报报道后,引起政府和市民的关注。海都邦邦获悉,泉州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泉州市政府督查室主任、市城管办主任廖良结立即前往现场协调处理。
昨日上午,泉州市城管办主任廖良结、副主任王森江一行来到甲第巷察看现场后,随即协调电力、电信、移动、自来水等管网部门积极配合,鲤城区交通和市政公用局负责开展抢修工作,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为消除更多可能危及行人、车辆的类似安全隐患,今起,泉州市城管办将联合本报,推出市区路面破损、塌陷、掏空的投诉举报活动,市民可以拨打22586329、95060举报。
同时,下周一起,泉州市城管办将组织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启动私自破路、路面塌陷、掏空专项巡查行动,及时发现市区主次干道、大街小巷的破路问题,并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昨日,相关部门到现场协调修复坑洞问题
甲第巷伤人的雨水检查井,井壁没有涂抹水泥
原因:
井壁未抹水泥 路面浇筑较浅
昨日下午1点多,鲤城区交通和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开始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抢修。下午3点左右,邦邦来到现场看到,此前的坑洞已被挖开,开挖处雨水检查井一侧的内井壁可以看到一层层未抹水泥堆砌着的红砖。
鲤城区交通和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政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陈先生介绍,经过现场破路勘察发现,此次出现坑洞的主要原因,是泉州市自来水公司在破路改造管道后的修复质量不到位,在雨水检查井内,井壁表面未用水泥涂抹,导致地下水冲刷沙土,从内井壁流出,时间一久,地底下的沙土就被掏空,掏空面积约有1平方米。
邦邦还注意到,自来水公司破路的位置,修复后的路面与旁边原本道路的路面相比,浇筑明显较浅,而随着开挖路面面积的扩大还看到,另一侧中国移动通信管道上方的路面,修复浇筑比自来水公司更浅。陈先生解释,管线单位在修复道路时,往往不规范施工,像这种路面浇筑较浅的现象,路面就很容易破损。
邦邦了解到,破路修复质量不到位,正是甲第巷多年来频繁现“坑洞”的主要原因。
进展:
昨天就开展抢修 预计3天完工
“查找病症后,我们就立即开展抢修工作。”陈先生介绍,接下来,他们将重修这座检查井,对被掏空的路面用沙子回填,并按规范施工整体修复路面,预计3天便能完工。
陈先生称,如果各管养单位今后都能重视规范修复保证质量,不仅甲第巷,其他道路都会较少出现破损、塌陷、空洞的现象。
邦邦从鲤城区交通和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了解到,他们没有泉州市自来水公司申请甲第巷破路改造管道审批手续的记录,破路后自来水公司也未补批手续。
泉州市自来水公司生产技术科李经理表态,对于该问题,今后,他们将加强重视对破路修复过程中的规范性,保证质量。同时,他们还会与市、区两级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和协调,主动要求他们在施工上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