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新华社播发通稿:泉州“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纪实

2016-09-26 10:01 来源:泉州网 0

­  新华社福州9月25日电 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泉州,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重创。10天来,不畏艰难的泉州人重新迈开步伐,用实际行动点亮“坚韧敢拼”的闽南精神,汇聚起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力量。

­  考验

­  最强台风肆虐千年古城

­  15日凌晨,超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翔安登陆后直奔泉州。泉州市气象局监测站有28个站点监测到12级以上强风,部分地区风力一度超过17级;全市累计过程雨量达199.7毫米,最高达到540毫米,部分河道水位超出警戒水位2.43米,创下多项历史纪录。

­  泉州多地一片泽国。鲤城、丰泽路面积水难行;树木倒折堵住了道路,交通停运;水厂受损停产……

­  “清理了又倒,倒了再清理。”在市区宝洲街,环卫工人湿透了衣衫,六七个人编成一组轮换。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已记不清清理了多少倒伏的树木。

­  进入山城安溪,沿途倒伏的树木和道路上十几厘米厚的淤泥记录着台风过境的惨烈景象。在虎邱镇,数不清的农业大棚的钢架直接被摧毁扭曲,挂果的葡萄藤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瓜果散落一地。

­  在永春县东关镇湖洋溪,有着871年历史的古廊桥东关桥也未能躲过劫难。东关桥中段20多米被冲毁,桥面木板几无存留。消息传开,无数网友惋惜不已。

­  据统计,在此次台风中,泉州市受灾人口超过76万,农作物受灾面积44.66万亩,停产工矿企业超过3113家,倒损房屋3.68万间。

­  守护

­  一场意志和风雨的较量

­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前所未见的风雨考验,泉州人拿出了闽南人坚韧敢拼的意志,党政干部放弃中秋假期,全部到岗执勤。

­  在洪涝严重的南安市洪濑镇,坝田村干部黄文艺双手托举着刚出生2个多月的婴儿,艰难涉过齐肩深的洪流,在连续3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的“战斗”中,一个人解救了20多名受困群众。

­  在洛江区河市镇霞溪村,村支书倪国强和其他村干部为搜救独居老人,连续五六个小时泡在水里,在台风登陆当日将2400多名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却顾不上自己家中被淹,只能打电话回家让妻子和孩子到二楼躲避。

­  在安溪县却拔水库,53岁的管理员林建发从12日到15日连续坚守岗位,整整72小时未能安睡,与县、镇防抗台风指挥部24小时沟通水库水情。

­  在泉州市图书馆,如涌的积水从街上漫入馆内书库,20多位员工冒雨赶来抢救图书和设备,在齐腰深的积水中转移3万多册图书和50多台电脑及阅读设备。

­  隔天一早,更有近30名志愿者自发来到图书馆,帮助工作人员清点受损书目、清理藏书室,被网友们称为台风中的“人文之光”。

­  重建

­  积聚四海力量与希望

­  台风登陆后第二天,泉州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制定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市、县联动安排支援资金2.34亿元,投入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

­  作为我国著名侨乡,泉州市灾后重建也得到了海内外商会、侨亲的大力支持。日前在泰国举行的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近百个南安社团、异地商会捐赠2275万元支援家乡;在安溪、永春等地,不少从外地赶回的企业家、本地乡贤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慷慨解囊,捐资超过2000万元帮助灾后重建。

­  在永春县东关镇,受损的东关桥迎来了专业修复团队,目前已经开展实地测量并准备启动修缮。 “我们对修复东关桥很有信心。”泉州大众古建筑公司领队郑剑锋说,2000年该公司曾对东关桥进行过全面勘测,大量原始数据将在此次修缮中发挥作用。永春县文体新局副局长姚海兰说,当地已为修缮工程提供多方支持,争取早日完成桥梁修复,并进一步修复两岸护堤,为古建筑提供更好保护。

­  据泉州市防指总指挥、副市长林万明介绍,目前已在卫生防疫和耕地、工业、交通、电力、住房等11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我们确保将在春节以前完成农村住房重建,让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聚焦泉州市党代会】环湾幸福城 吹响新号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