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抓紧落实“1+11”方案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德化农民抢收粮食 (徐艺星 摄)
德化县 分门别类修复受损道路
德化县制定下发《德化县做好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扎实开展灾情核实、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灾后重建。
城乡住房建设方面,德化县对因灾倒塌房屋和危房无法居住的,防止群众私自搬回,目前共有2653人全部安排投靠亲友;对地质灾害点和高陡边坡点再次全面排查,明确对265处地质灾害点和高陡边坡点的处理意见,争取2017年春节前全部完成降险处理。旅游方面,抓好景区的环境清理整治、卫生消毒、景观恢复等工作,确保在月底前,石牛山景区、九仙山景区、石龙溪漂流等景区部分或全部恢复营业。
组织4个技术服务队分赴各受灾乡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做好水稻未成熟清洗扶正和已成熟抢收、食用菌抢收等,争取在10月底前恢复农作物灾后生产。在水利设施方面,争取9月底前抢通临时灌溉供水,并完成重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修复重建;10月底前完成防洪排涝工程修复重建;明年4月全面完成水利水毁工程灾后修复工作。
道路交通方面,受阻的18条通行政村公路已全部抢通,清理溜方425处共8.5万立方米、水沟230公里。接下来,将积极争取资金,对不同类型交通道路受损情况进行修复,力争在11月底前完成公路水毁点修复重建。
鲤城区 工业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台风灾害发生后,鲤城区立即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救灾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开展灾后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公园景区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抢险恢复,落实灾后隐患排查,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受损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制定修复重建规划和方案,尽快完成水利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其中东浦、金浦排涝泵站的整修及设备检测维修项目,计划于12月底全面完成。排查发现铜佛寺、施琅故居等10个文物点存在不同程度受损,相关部门正在实施修复工作。目前,辖区受灾工业企业已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丰泽区 年底前基本完成倒塌房屋重建
台风警报解除后,丰泽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入灾后重建。在危房改造上,重点做好倒塌房屋摸排、核实和重建工作,争取在2017年元旦前基本完成重建,让受灾群众能够在春节前搬入新居。按照受灾摸底核实的具体情况,组织开展水库、山围塘、水闸的隐患排查,全力做好水库水位调控、加强水闸日常维护管理;对损毁程度较低的农田,争取2个月内恢复生产。市政设施方面,全面排查排水井盖、护栏、防坠网缺损情况,对区管道路,老旧、易发生积水区域的检查井、管道进行全面清挖、疏通和养护。
洛江区 对26个受灾点进行工程治理
洛江区积极开展灾后救助帮扶,及时抢救受灾农作物,并做好被转移人员的后续安置工作,保障群众生活秩序正常有序。灾后,洛江区抽调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帮助水毁耕地复垦、报损补损、补苗补种,尽可能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同时,组织对河道边坡塌方、垃圾、树枝、泥沙进行清理,确保河道畅通;对全区26个发生险情的受灾点进行减载、加固、排水等工程治理。同时,组织人员到建筑工地、在建重点工程修复围墙2575米、安全网2.319万平方米。目前,洛江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泉港区 完成8个水利水毁灾后重建项目
面对严重的风灾水害,泉港区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区已确定的56个水利水毁灾后重建项目,共投资4498万元,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的修复工作,河道清淤整治62公里。针对现代农业设施倒塌、绿化树木、花卉基地、林场、畜牧、水产养殖、渔船等受损情况,区财政已安排100万元进行兜底保障,并要求保险公司对已投保的要简化手续、全额理赔。交通方面,县道X334线部分路段灾毁较严重,目前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进入施工阶段。明年,还将完成会商应急系统提升改造项目,不断提升指挥决策、监测预警、应急保障等能力。
晋江市 谋划推进一批“补短板”项目
台风“莫兰蒂”的正面袭击造成晋江市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5亿元,农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针对本次灾害中暴露出来的“短板”问题,晋江市统筹做好恢复重建和拉长补短工作,加快谋划推进一批水利、交通、市政、环保等重大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农村住房方面,组织对受损房屋进行现场安全查勘评估及安全保障处置,确保转移户安全回迁。农林牧方面,加强灾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防止灾后动植物重大疫病和病虫害流行。保险理赔方面,组织对受灾企业、群众进行入户查勘、核实情况,尽快协商赔付工作。
石狮市 大部分企业已经恢复生产
石狮市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累计投入2205人次抢险人员、64台各类抢险车辆,对倒伏树木扶正加固,实施受损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对各类排水设施、管道进行疏通和维护。生产方面,组织受灾企业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目前,除少数受灾工业企业厂房受损严重、停业维修外,大部分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组织技术人员分赴各受灾乡镇开展为期1个月的技术服务,同时重点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免疫、环境消毒等工作,尽快全面恢复工业和农业生产秩序。
惠安县 加快规划建设60座新通信基站
惠安县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农业方面,组织36名农业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开展救灾指导,现已完成被淹农田排水5163亩、抢种中稻300多亩、扶正晚稻2万多亩等,正在指导受灾农户和保险公司对接理赔事宜。道路方面,及时抢通9条受损道路,全面排查桥梁、涵洞,道路已全部恢复通行。通信方面,村级通信基站全部恢复正常,接下来将重点加快新增的60座基站规划建设工作,确保年底前建成投用。
泉州开发区 近期全面完成市政设施修复
灾情发生后,泉州开发区及时做好市政基础设施、企业生产恢复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作。目前全区水电、道路交通、夜景照明、垃圾污泥清理、倒伏树木扶正和清理等已经基本恢复,近期将全面完成市政设施修复工作。生产方面,对部分防护设施受损的企业,就近调取施工队伍和建筑材料,及时组织重建。针对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出现部分玻璃破碎、栏杆松动、底层渗水等问题,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修缮修复工作,加固楼层防护栏杆,清理地面污泥污水,开展消杀防疫,杜绝次生灾害和事故。
泉州台商投资区 全力抓好农业渔业恢复生产
针对此次台风造成的严重影响,泉州台商投资区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方式,为受灾群众发放生活救助金,同时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联系,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为防止出现灾后疫情,组织应急工作人员160人次,投放500千克消毒药品,消杀面积3.2万平方米。生产方面,全力抓好农业渔业恢复生产,组织群众尽快完成受淹农田排水,加强水毁耕地的整理和复垦,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做好百崎乡兴农生态养殖基地、里春养殖农场及东园镇等受灾鱼塘的受损修复工作,整治完成张坂镇海漂清理及渔船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