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党员干部冲锋在抗灾一线 舍小家成就大家
最难最险的地方 冲锋在前
“水位数据突然消失了!”15日夜里,山美水库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吓出一身冷汗。作为泉州第一“生命库”,山美水库台风期间进库流量不断刷新纪录。紧要关头,水位数据消失,相当于监控中心远程监控基本作废,如不及时修复水位计,对下游来说,高水位运行的水库无异于“定时炸弹”。
窗外,12级风,暴雨如注,但时间不等人。“我去!”水工分场副主任黄明助二话不说,带着2名值班人员冲进风雨。到达水位计,需要行经一座长约30米的吊桥。平时不觉什么,但风雨肆虐中,摇晃幅度之大足以让人胆战心惊。黄明助咬紧牙关,带头踏上吊桥,一步、两步、三步……短短30米,足足挪了半小时。在他们的努力下,水位计修复了,水位数据恢复了,山美水库的拦洪错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统计显示,在下游防洪压力严峻时,山美水库通过减少下泄流量,多拦蓄1.4亿立方米。
台风中,早一点通电通路,群众就多一分安心。
永春外山乡,雨量累计488毫米,超百年一遇标准。狂风暴雨中,电网摇摇欲坠,包括外山和湖洋两个乡镇在内,数十万群众陷入黑暗。“现在正是需要我这个班长的时候,我必须到现场去。”15日早上,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东平中心供电所配电班副班长黄文华毅然返岗。就在台风来临前两天,他被检查出右眼麻痹性斜视,只能戴上眼罩,使用左眼。但一想到湖洋、外山两个断电乡镇的群众,他就坐不住。三天后,小湖洋支线、北硿支线等多条线路抢修工作全部完成,3245户生产生活用电得以恢复,用一只眼睛奋战的黄文华终于露出笑容。
“硬闯也要闯通生命线!”为打开转移群众的生命通道,15日下午,南安公路分局紧急组织抢险队伍进驻九都镇。一边是高坡、一边是悬崖,电力和通信完全中断。在应急灯照明下,作为“先遣部队”的分局局长张锦海在路边充当起“警示柱”,防止车辆倾滑坠落;两名机械手洪珍辉、陈春成,一个用应急物资填补路基,一个清理溜方,相互配合推进,连续奋战24小时抢通生命线。
不是在排险,就是在排险路上!危急时刻,多抢一秒,百姓就多一分安全。女承父业的德化城关公路站站长郑珠桂,为清理溜方,废寝忘食,打包送来的一碗面汤,放了三小时,面凉了,汤没了。她却说:“只要路通了,吃什么都香。”76岁的丰泽区老党员、退休工程师施义祝,连夜顶风冒雨,帮小区内楼宇抢修电路。第二天一早,又带着儿子、孙子,祖孙三代维护电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