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召开农村道路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
闽南网9月19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文/图)今日,泉州市农村道路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泉港举行,会议推广了泉港经验做法,部署了下阶段的相关整治工作。
图说:基地配备汽车驾驶模拟器供学生使用
图说:学生在基地里学习指挥操
当天,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涂岭文明劝导站、涂岭交通警察执法站、泉港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泉港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等示范点,观看了泉港农村道安工作纪录片,听取并学习了“泉港经验”。
作为泉州“北大门”,泉港的农村地区约占70%,道路总里程771公里,机动车保有量7.22万辆,驾驶员10.08万人。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泉港区共排查整治道路隐患点173处,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逐年下降,死亡人数年降幅达20%以上,连续10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
以道安“三年提升工程”为契机,泉港区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道安工作新路子,即“建好一站两基站,落实三大支撑”。近年来,泉港先行先试,在辖区设立了31个农村劝导站,并建立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设备完善,通过指挥操、汽车驾驶模拟器、模拟游戏等方式,引导中小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目前,泉港区的31个劝导站共配备62名专业劝导员,劝导站24小时值班备勤。自投入运行以来,劝导站共劝导纠正交通违法6000余人次。
此外,泉港区还注重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建立了专职劝导员队伍,视频监控和卡口覆盖全区农村的主要路口路段,并运用4G无线实时传输,将执法现场接入泉港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规范农村交通管理和执法工作。
会上,泉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卢炳椿充分肯定了泉港在农村道安方面的经验,认为“泉港经验”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他表示,在下阶段的整治工作中,各地要补齐农村管理力量的短板,破解农村道路管控难题;补齐公路安全防护的短板,解决农村道路隐患难题;补齐经费保障短板,解决农村道安投入难题。同时,他还强调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落实“一岗双责”,突出风险防控,继续开展集中整治,保持严管高压态势,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遵守交通法规。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泉州各地公安交警部门持续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截止8月,全市共查处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超员超载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47973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