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花桥宫想编纂宫志 即日起征集相关资料照片

2016-09-19 08:24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9月19日讯 第七批省级文保花桥慈济宫(简称:花桥宫),藏身泉州市区中山路涂山街,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祭祀保生大帝。小小的宫门,在繁忙的街市里,若是不留意寻找,很容易就错过。

坐落在中山路上的花桥宫,宫门不大,门口立有石碑(资料图)

坐落在中山路上的花桥宫,宫门不大,门口立有石碑(资料图)

  若你不识得花桥宫,那或许对盛名在外的退烧奇药--“金汁”不陌生。花桥宫一百多年来,一直延续着施医赠药的善行,“金汁”是它无偿赠药里的一种。

  最近,花桥宫想编纂一部《泉州花桥慈济宫志》,但遗憾的是,花桥宫还未有自己的宮志,而宫内的老资料遗失殆尽,它想请读者帮个忙,即日起,征集与花桥宫有关的文字资料、老照片,或邀请知情者口述历史等。读者可通过海都热线通95060,来为《泉州花桥慈济宫志》献一份力。

  据史料记载,北宋泉州有一名叫吴夲的名医,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业医无贵贱,按病授药,如矢破的”,被民间尊称为花桥公、保生大帝等。“花桥宫是吴夲生前施善行医的地方,后人直接在这里供奉纪念他。” 花桥宫董事长黄鹏德介绍,闽台、东南亚一带至今依旧延续着保生大帝信仰。

  “清朝光绪年间1878年,泉州的黄抟扶、黄懋烈、吴桂生三名进士,在这里发起成立了民间慈善机构--泉州施药局,义诊赠药、灾年济粮、赠寒衣,再次开启花桥宫的善举事业。后来曾更名为‘花桥善举公所’、‘花桥赠药义诊所’。”黄鹏德说,一百多年来,花桥宫一直延续着这份善意,就连“文革”时,依然免费给人施药。现在宫内依旧以义诊赠药为主。每周的周一到周六,上午9点到11点,为义诊的时间。目前,花桥宫内有7位退休的老医生,常年在此坐诊,中西医均有。

  花桥宫大殿的后落为义诊处,一楼为赠药处。看诊完后,有需要的人,可上根据医生开出的处方,到赠药处免费领取退烧药、胃药、皮肤药、糖尿病药物等。值得一提的是,花桥宫免费赠送的药物里,最出名的,是由童子粪便制成的、治发热有奇效的“金汁”,每次都是供不应求。

  据宫里的统计,现在,每年约为离退休干部、职工、城乡贫民和下岗职工、外来工诊病赠药2万人次。

  为了将这么多代泉州人的善举记录下来,也为弘扬保生大帝“关爱、互助、奉献”的信仰,花桥宫董事会酝酿着要开始编纂《泉州花桥慈济宫志》。黄鹏德说,读者所提供的材料,复制利用完后,将会原物奉还。(海都记者 刘燕婷)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风雨“侠客”:爱心公益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