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致力推进“五个泉州”建设纪实:福建策泉州志

2016-09-13 19:50 来源:泉州晚报 0

志三

项目 丈量发展格局

  “十三五”开局,百舸争流。项目带动,无疑是推动发展最持续的动力所在。

  于是,一场激活泉州潜能的压轴大戏——“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活动年”应时而生。

  把泉州千头万绪的发展大计,都具体到项目上来!在市委、市政府专项部署推动下,“以项目论英雄”的战局在全市各地拉开。重大项目策划生成70个、前期推进取得重大突破40个、招商落地30个、开工建设50个……围绕这一系列年度目标,广招商、强前期、促落地,以项目促投资的崭新格局就此打开,一场场加快项目建设的“百日大会战”在各地打响。

  当下的泉州大地上,新的发展脉动铿锵有力。

  “中国芯”泉州研发。电子信息制造业巨头晋华集成电路,正在泉州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志在改变我国存储芯片目前100%依赖进口的格局。

  “生命泉”泉州疏浚。正在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的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将一跃成为全市最大的水库,从根本上解决泉州中远期缺水问题,并为金门供水工程提供水源保障。

  “致富路”泉州穿行。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的兴泉铁路,打通了泉州与中西部地区资源互动的瓶颈,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再添动力。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广,前8月,35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8亿元。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已超过全年任务的八成以上,不断刷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格局。

志四

民生 从每一滴水做起

  农业是民生之本,水利是农业之基。

  人均水资源量仅有300立方米,属国际上通称的“绝对贫水区”的泉州,将水利建设列为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申报工作加速推进,计划6月下旬完成相关报告修编并送审;七库连通工程的龙头项目——山美水库至惠女水库连通工程管道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洛江、泉港、惠安和台商投资区等县(区)水资源紧缺问题。

  更广领域里,保护水环境擎起城市大生态。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如火如荼,今年计划投入资金12.26亿元;山美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成效初显,山美水库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标准;“赛水质”成为各县(市、区)小流域治理的新引擎,昔日的“臭水沟”纷纷华丽转身,极大提升周边群众的“幸福感”。

  切实可感还有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一年来,“老福利”、“新关爱”接连不断,公立医院综改"满城花开",九成外来工子女就读公立学校,“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花落泉州,泉港“救急难”工作列入全国综合试点,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上亿元扶贫专项资金精准施策断穷根……今年1—7月,全市近八成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连央视猴年春晚泉州分会场主持人李佳明都不由地感叹“泉州应成为中国幸福城市的模板”。

志五

海丝 延伸城市的世界脚步

  思想比利剑更有力量。以文化为城市灵魂和气质,泉州延伸脚步,拥抱世界。

  以海丝起点的担当,近年来,泉州着力构筑“文都+海丝”格局,打开城市外交的新通道。在去年11月举办的亚洲艺术节期间,泉州向亚欧文都城市发出共同建立“文化之都”城市联盟的《泉州倡议》;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的成立,构建起“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朋友圈”……

  引入“文都”视角,泉州以古城、新区、古港三大核心工程领衔,带动全域文化联动提升,城市变局跃然呈现:泉州领SHOW文创园区等一批文创园区向着文旅商的多元业态发展。泉州成功当选中国入境游“最具吸引力城市”,一大批带着老泉州印记和文化味道的民宿悄然兴起。今年6月举办的首届泉州海丝古城定向穿越徒步活动现场火热,有望成为国际性的城市文体赛事。

  借力“文都+海丝”品牌,泉州再次打通了一条跨越大洲、活力奔涌的经贸大动脉。“泉州品牌海丝行”系列展销活动持续开展,泉企纷纷“借船出海”,蓄势将产业专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布局到“海丝”沿线国家。1—7月,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年贸易总额超72.5亿美元,约占全市贸易总量的51.0%。截至2016年7月,“海丝”国家累计来泉投资设立企业1559家,实际利用外资额23.7亿美元;累计赴“海丝”国家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共48个,投资总额4.54亿美元。

  “海丝申遗,泉州牵头”。今年,国家文物局明确,由泉州牵头,联合宁波、广州、南京等进行海丝申遗。今年5月、6月,海丝联合申遗城市联席会、海丝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接连在泉州召开。在建设21世纪新海丝的旗帜下,泉州与世界合作共赢正在加速度。

  (记者 谢曦 朱娟娟 游怡冰/文 陈起拓/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防御“莫兰蒂”台风 14日全市所有学校停课一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