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各海上义务救援队:救助上千人 但面临困境

2016-08-16 09:53 来源:泉州晚报 0

­因场地有限,十几万元的救生摩托艇只能放在室外。

­  资金相对缺乏 队长出资垫付

­  采访中,记者获悉,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也是救援队面临的一大困难。目前,他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热心市民的捐助。

­  吴金峰说,去年,石狮市政府对海泳协会补助了20万元,今年补助了25万元。因资金有限,不少设施都是会员捐助的。李志煌则表示,大队的救生设备和活动的经费来源,除了会费外,都由会员捐助。

­  然而,并非每个协会的会员都能提供雄厚的资金捐助。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队长吴聪敏表示,晋江市政府、市红十字会、围头镇政府、金井村委会都进行了适当的补助,不过,这远不够维持救护队的正常运营。他说,大部分政府的补助都用来添置救生设备。救援摩托艇一艘十几万元,消耗较快的救生圈、救生衣等物品一年下来也要万余元,再加上救护队队员往返的油费、伙食,办公场所的水电费,一年下来,救护队的日常花费在20万元左右。“去年我自己贴了十几万元。”吴聪敏说,这样下去,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将难以支撑下去。

­  救援设备不足 队员冒险救人

­  吴聪敏回忆,救护队刚创办时,他们只有两件救生衣,两条救生绳和数个救生圈,连遮雨挡风的场地都没有。2012年,因设备缺乏,只能靠人力下海救人。有一次正值台风天,6名救生员一同下海救人,当时被救人员已经昏迷,大家抬着他,又要防止被救者呛水。刚好那时是退潮时间,他们只能努力逆流而上,后面推着前面的人,一步一步往前挪。

­  “那时我主动站在最后,没有什么可以支撑的,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了,还好后来被几个浪打回岸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营救,他们终于将落水者救上岸。“要是那时有救生艇,就不会这么惊险了。”回想起那一幕,吴聪敏依然后怕。

­  好意劝导被骂 被救者不言谢

­  除了场所、资金、设备上的困难外,不被理解也是让救生队员们备受委屈的一件事。采访中,多名救生队队员都表示,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明明是好意劝导,却被骂多管闲事。”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队员刘吉庆告诉记者,碰到这种情况,他们要么好言相劝,要么保持沉默。林振东则表示,有时候队员救起人后,被救者连一声“谢谢”都不说就溜走了。

­  吴金峰也表示,据他了解,在一些地方,群众对拥有救生证的人非常尊敬,觉得这个职业很高尚很神圣,但在他身边,不少人对这个职业都不大重视,这让大家有些寒心。

­队员们救起溺水游客

­  【探讨篇】

­  这几年,泉州市各地海上义务救援队救起近千人,挽救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然而,不少救援队却面临着心酸处境,他们到底要何去何从?对此,记者采访了各相关人士。

­  政府部门主导 救生队协助

­  林振东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救援队协助救助。采访中,多个救援队的负责人都表示,这个方面可以借鉴外地做法,有些地区的救援队伍大多是政府部门主导,救援队协助,这样救援队就不用为资金来源发愁。“哪怕是每年进行适当的补助,也比现状好。”记者了解到,在澳大利亚,海滩救生人员通常也是由各地政府部门雇用,全年进行救生巡视活动。

­  2014年7月份,位于红塔湾的海上义务救生队队址也一度因为没有办好住建审批手续被拆掉部分顶棚,本报记者介入调查采访,永宁镇政府随后出面协调相关部门,为石狮海泳协会办理住建审批手续,救生队队址在当年9月份终于建成。8月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红塔湾救生队队址和黄金海岸队址形成了鲜明对比,设施较为完善。

­  宣传救生知识 安全从孩子抓起

­  “要从根本上杜绝溺水事件,就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救生知识,大家都学会了救人和自救,也就不需要我们这些草根救援队了。”因为意识到了这点,也因为注意到70%的溺水者是14岁以下的孩子,李志煌非常注重救生知识宣传,今年救生队开始进入崇武两所小学宣传,宣讲救生知识并进行演示。他表示,因为不被理解,要进入学校去宣传也不容易,有的学校总推脱说时间安排不过来。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宝洲街鑫亿大厦小区:小偷尾随业主 盗走山地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