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社区治理画出路线图 推进社区设施“七个一”建设
“一定五化”推动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五年内覆盖率达98%——
社区治理画出路线图
“担当者行动”的志愿者每周末都到晋江远通四点钟学校为孩子们讲故事
今年,泉州市把开展20个新型社区治理试点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新型社区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在试点建设的推动下,具有泉州特色的“一定五化”社区治理经验将不断创新完善。
名词解释
“一定五化”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即定发展目标,布局功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人本化、协作社会化、保障多元化
今日社区 1.2万人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当前,泉州市已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模式。
●民办社工机构数量全省第二
在晋江梅岭街道的各个社区和学校,你常常能看到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身着橙色文化衫,青涩稚嫩的面孔,整齐划一的装束,一开始常常被误以为是推销员。事实上,他们是社区孩子们眼里的哥哥姐姐,老人们心里的闺女小子。他们就是穿行在各家各户的职业社工,给孩子们讲故事,和老人们促膝长谈,组织各类社区节庆活动,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当前,类似这样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进社区机制在泉州市日渐成熟。3年来,全市共投入600多万元开展了1个街道级、21个社区级社区社会工作试点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的社工机构承接运营,在社区为长者、儿童、妇女以及特殊人群等重点对象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
据了解,3年来,泉州市分三批次对全市2186名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岗位培训,招募和培养了157名社区人才。目前,全市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者共有1.2万人,获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有1024人。全市共有登记民办社工机构31家,机构总数排名全省第二。
●泉台社区交流合作迈开步伐
当前,全市各社区立足各地实际,涌现出丰泽东凤社区智能管理型、晋江梅庭社区多元服务型、晋江东山社区民主自治型、鲤城新门社区党建引领型等城乡新型社区。
比如,丰泽东凤社区作为智能管理型试点,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开设便民服务、社工心语、东凤大家谈、网络意见箱等版块,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推行多元服务型模式的晋江梅庭社区,则建立起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的基层社区党建和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携手社工机构,推动“社区管理”向“网格服务”转型。
此外,泉州市还积极加强对台交流。日前,鲤城区伍堡社区、晋江市梅庭社区、石狮市新湖社区与台湾三个社区分别签约,共同开展社区发展交流合作活动。
未来方向 社区设施“七个一”逐步推广
接下来,泉州市将不断完善“一定五化”社区治理经验,在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层民主、社工队伍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基础设施:建设18个市级社区服务站
泉州市将推进社区设施“七个一”建设,即建设一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一个社区服务站、一个社区幼托所、一个社区多功能活动室、一个社区警务室、一个户外活动小广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此外,今年泉州市将建设6个省级社区综合服务站和18个市级社区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便捷、舒适的社区公共服务。到2020年,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将达98%。
●信息服务:设立“泉州社区治理”公众号
“泉州社区治理”微信公众号已于日前正式启动。
接下来,泉州市将打造集信息公开、社区治理、社工服务、公众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性社区和社工平台。建设“五个一”信息化平台(电子信息显示屏、社区网站、短信群发平台、社区服务热线、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基层民主:每个县(市、区)建设2到3个协商示范点
全市每个县(市、区)将选择2到3个城乡社区开展协商示范点建设,明确协商内容、确定协商主体、拓展协商形式、夯实协商平台、规范协商程序、运用协商成果。
●社工服务:成效委托第三方评估
今年泉州市将探索民政部门牵头,社会工作专家、服务使用方、服务对象代表等组成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小组,承担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工作。(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李玉霜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