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东西塔走来 听听他们与东西塔的那些故事
6岁爬东西塔
塔上满满都是人
“30年前去玩的情景还仿若昨日,塔依旧。”网友嘉嘉给“海峡都市报大泉州”发来一组1986年7月拍摄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东西塔前6岁的嘉嘉依着姑姑笑得一脸开心。
30年前,6岁的嘉嘉与姑姑在塔下留影
“记忆里这是第一次去东西塔拍的。”30年说过就过,再一次摩挲这组老照片,嘉嘉的心情就像回到了当时的雀跃。“我的老家在南安洪濑,当小学老师的姑姑喜欢出门游玩,我是她的小跟班。”嘉嘉记得,那个年代出趟门不容易,来泉州要提前几天买好大巴车的票,大清早太阳刚升起来就要出门等车。
“姑姑的外婆是泉州人,家就在中山路。姑姑的童年里,只要远远看到东西塔,便知道外婆家就在不远处了。”嘉嘉说,也许正因为如此,姑姑一到泉州就带她去看东西塔。
第一次看到东西塔,嘉嘉很新奇,当时塔是开放的,游客络绎不绝往塔上爬,满满都是人。“当时的塔身颜色看上去比现在干净些,姑丈是建筑师,拿着相机忘我地围着东西塔拍了又拍。看完东西塔,还有美味的粽子让人流连。”这组黑白照片,正是姑丈为她们拍下的。
30年前,6岁的嘉嘉塔前留影
隔年的元宵节,嘉嘉又跟着爸爸来到了东西塔。“吸引人流的花灯节就在这里,各式各样手工的大型花灯就分布在西塔边上的空地,上面挂着的、地上摆着的,真是让人看不够。”东西塔是嘉嘉童年记忆里好看、好玩又有好吃的地方。
嘉嘉现在泉州工商旅游学校任教,每次只要路过东西塔,她都会进去走走看看。
泉籍爱国华侨
多次捐资修双塔
在屹立泉州大地的1000多年岁月里,东西塔历经多次修缮,也经历过明朝大地震的考验。
有据可考的修缮,东塔镇国塔有11次,西塔仁寿塔有10次之多。在王寒枫编著的《泉州东西塔》内有关于历年修缮的详细记述,仅1926年到1927年就有3次维修,均为民间热心人士捐资,而此前历史多次修缮亦多为僧众或热心人募资。
1952年塔前留影
在东塔一层,立着一块《南安黄奕住独修东塔记》,记录了1929年修塔经过,称当时东塔“塔尖铁链八断其七,势几坠”,东西双塔塔身多处损坏。黄奕住是印尼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1868年出生于南安金淘,是紫云衍派黄守恭后人。
海都记者联系了紫云黄氏后人、泉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女研究员黄真真。她介绍,除了黄守恭捐家财建开元寺,黄氏后人一直在关注开元寺的发展,明万历的一场火灾烧毁檀越祠,黄氏族人捐资重建,到了清代,黄氏买田让开元寺收租。而黄奕住独修东塔,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史料记载,1925年,黄仲训、黄仲赞兄弟建法堂,黄奕住独修东塔,黄秀烺修西塔。修西塔的黄秀烺祖籍晋江东石,为旅菲富侨,曾被清政府封做一品忠宪大夫,后积极资助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曾对其题赠“热心公益”匾额。而祖籍泉州的黄仲训当时经营房地产业遍布越南、法、英、美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被称为“房地产大王”。
正是在这些泉州籍爱国华侨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得东西塔焕发新颜。(海都记者 刘燕婷 陈紫玄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